校園環境導覽解說—我們的中平守護神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鄭佩萱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0.02-110.03
- 參與人數:25
目標:
一、瞭解校園的守護神茄苳樹背後的故事。
二、認識茄苳樹的特性與功用。
三、理解學校將茄苳樹周圍改為透水性木屑讓茄冬樹得以生長的更好的原因。
四、透過分組完成任務,凝聚班級向心力。
五、對校內及家長來賓進行講解,增進學生膽量與台風。
進行方式:
一、全班到學校的茄苳樂園觀察、認識茄苳樹的故事。
二、依照分組(戲劇組、道具組、題目組)完成各組工作內容。
三、先在班上進行排練,大致上瞭解走位。
四、實際至茄苳樂園排練,並邀請一年級學弟妹欣賞,請老師給予回饋進行修正。
五、對校內同學(二年級)進行解說。
六、校慶當天對家長及來賓進行解說。
成果描述:
一、孩子設計的劇本內容結合了寒假時風靡全臺的「天竺鼠車車」,再加上孩子生動浮誇的演技,搭配知識性的內容,讓台下的觀眾看得目不轉睛。
二、在上場時常會有許多突發狀況,但孩子們都能夠及時修正,臨場反應之好也獲得師長們的肯定。
三、每一位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都一定會有自己的任務,也讓孩子認知到自己是很重要的,是班上不可或缺的,提升自我價值感。
實施心得:
來到中平的第一年,對校園還不是很熟悉,剛好趁這個機會,讓這群已經在學校生活六年的孩子們當我的嚮導,帶著我認識校園環境,這一次我們班導覽的地點是學校的茄苳樂園,是低年級孩子們遊樂的場所,藉著這次機會,我們帶著二年級孩子更加認識他們生活周圍的環境。在這過程中,我嘗試放手讓孩子們去做,獲得的效果也比想像中好的許多,孩子們透過分組分工,完成任務,最後再將大家的任務串聯在一起,透過戲劇結合知識性的內容,完成這場導覽。導覽時班上秉持著「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全班都有上場,讓孩子透過上臺的方式,訓練自己的膽量與台風,也增進自我的價值感。
我認為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導覽,讓這群畢業在即的孩子們,對於學校有了更多的情感,也讓學弟妹們用活潑有趣的方式來認識我們的校園,以這樣的方式更親近環境,我想是很棒的環境關懷的方式,也把六年級哥哥姐姐們對學校的愛,傳承給學弟妹們。
學習者心得:
一、我們再過一陣子就要畢業了,我之前都只把茄苳樂園當作玩樂的地方,沒想到茄苳樹有這麼多特性跟功用,希望學弟妹之後也能好好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中平守護神!
二、這一次我負責演戲,剛開始我一直沒辦法背好台詞,但老師跟同學一直鼓勵我,讓我能繼續努力。上場的時候雖然有點緊張,但看到台下觀眾的反應,我覺得辛苦都值得了,謝謝老師和同學給我這個機會演戲。
三、我們這次的校園導覽要負責講茄苳樂園給二年級聽,雖然導覽只有一個禮拜,但我們從上學期末就開始準備了。過程中雖然會出一點錯誤,但我們都能很快地調整好,所以我想跟大家說辛苦了,我們是最棒的!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