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05
葉片數:4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4
4
4
4
3

要命的空氣!

發表日期:2020-12-28
發表人:雪倫

空氣污染
  • 環境議題:空氣污染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劉欣怡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9.12.24-109.12.25
  • 參與人數:90

目標:

1. 能透過上網或是學校裡的空品樹牆察覺目前空氣品質的狀態。
2. 能依據空氣品質的好壞決定下課去戶外活動或是待在室內從事靜態活動。
3. 養成空氣品質不好時會戴口罩的好習慣。
4. 能為提升空氣品質做出一些實際的行動。

進行方式:

1. 先讓學生觀看「小空的星期天」,了解空氣污染分為室外及室內兩種,我們可以根據AQI指標了解室外的空氣品質,無論是上網或是在學校裡都可以查詢到AQI數値;至於室內的空氣品質,我們可以透過二氧化碳偵測儀進行了解,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自身行動對提升空氣品質作出貢獻。
2. 讓學生自己發想,小學生可以做出哪些實際行動,讓空氣品質不再繼續惡化下去。
3. 示範如何利用空氣品質監測網查詢住家附近的空氣品質。
4. 提醒學生如果不方便上網,可以每天去學校的空品牆觀看空氣品質數據。

成果描述:

1. 學生觀賞影片時非常認真,對於空氣污染的議題也很關心。
2. 學生能透過互相討論,提出自己能夠做到的改善空氣品質的方法。
3. 學生能認識AQI指標並了解空氣品質分成六大類,顏色也都不相同。
4. 學生能依據空氣品質良窳,決定應該進行戶外或是室內活動。
5. 學生能完成學習單並進行空汙旗的著色活動。

實施心得:

1. 小一新生對於校園中的空品牆大多只是看過,並未深入了解,透過此次課程,讓學生了解電視螢幕中告訴了我們什麼數據,我們也可以知道校園裡的空氣品質好不好。
2. 現在有過敏體質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但戴的住口罩的人比例卻不高,希望透過此次教學讓他們了解戴上口罩會對他們的不適有所幫助。
3. 此次教學對象雖然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但他們對於自身可以做些什麼行動來提升空氣品質都很有概念,也能提出正確的想法,真的很不容易!

學習者心得:

A學生:原來校園牆上的電視螢幕可以看到附近空氣品質的數據,好方便喔!
B學生:我有過敏體質,媽媽叫我常常戴口罩,有了AQI,我可以知道什麼時候空氣品質不錯,可以出去放心的玩。
C學生:原來空汙旗有六種顏色,希望天天都能是綠旗!
D學生:我要叫爸爸少抽煙,再請媽媽多種綠色植物,這樣家裡的空氣品質就會比較好!
E學生:今年過年我不要放鞭炮和煙火,這樣就不會製造空氣污染了!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從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的概念出發,與環境資源結合,透過學習者實際體驗,不僅學習者已學習到如何面對環境問題,也懂得採取環境行動,有效落實及推動環境教育。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01-0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