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18
葉片數:6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4
3
3
3
3

台灣欒樹

發表日期:2024-01-11
發表人:小真

認識校園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吳幸真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12-2024.01
  • 參與人數:31

目標:

1.認識台灣欒樹是常見的行道樹。
2.認識臺灣欒樹環境功能及特色,如花、葉、種子,及外型變化。
3.五官感受植物的顏色、味道、外型等。
4.臺灣欒樹為主題,結合文、圖,寫成童詩、撿拾蒴果製成書籤小卡,表達對台灣欒樹的情感。

進行方式:

引起動機:在校園踏查、散步時,發現孩子們對校園的樹木、植物種類很感興趣,也會撿拾掉落的植物拿來觀察。

發展活動:1.觀察9月到隔年元月的台灣欒樹變化。
      2.介紹台灣欒樹,枝、葉、氣囊狀蒴果會變色由黃綠色、玫瑰紅色到褐色。 
          3.撿拾樹枝落葉、紅色蒴果,回到教室插瓶裝飾。
         
綜合活動:1.回顧與分享在戶外撿拾植物的感受。
          2.與孩子討論插枝的植物應取之於哪裡?(撿拾地面上已掉落的樹枝落葉和果實),如果大家一直拔下或摘取仍活著的樹木,會發生什麼事?
         3.與孩子步討論樹木對自然、生態和生活的重要性。
         4.結合期末的語文及藝術創作課程:師生腦力激盪完成台灣欒樹童詩,再讓學生繪製童詩小卡,張貼於教室窗戶上,做為愛護台灣欒樹的共同回憶。

總結:如何愛護樹木與植物?(孩子分享:眼睛欣賞樹木、使用插枝延續植物生命或不浪費紙張等)

成果描述:

1.透過多次實地觀察,孩子能知道臺灣欒樹在校園的位置,認識欒樹從滿株綠葉到開花時呈黃色,結果時又轉為紅褐色,直至蒴果乾枯成為深褐色而掉落,共有四色,觀賞期特長,又稱「四色樹」。
2.撿拾地上落花及落果,學生能認識不同季節落果的顏色及成熟變化,秋天紅色蒴果內的種子是綠色的,尚未成熟。到冬末,蒴果變成褐色,種子變成黑褐色,就是成熟了,可以拿來種植。
3.撿拾的過程中,孩子觀察、欣賞不同的樹葉、蒴果的顏色與樣貌。
4.結合期末的創作課程,創作台灣欒樹童詩,宣達愛樹理念。以台灣欒樹為題,寫下對台灣欒樹的感受,用蒴果做成書籤小卡,布置教室。
5.孩子們從平時小事(如節省用紙、不隨意拔摘植物),開始保護樹木與植物。

實施心得:

1.秋天是臺灣欒樹進行變裝的季節,帶領孩子一睹臺灣欒樹的行道樹風采,體驗四色樹的鮮明變化。
2.台灣欒樹是常見的行道樹,耐污染、抗噪音,會吸收空氣裡的含氮汽車排放廢物,據研究,吸收能力是所有行道樹種裡最強的。
3.嘗試用戶外的樹枝、落葉、蒴果等插枝,學生也很喜歡自己的插枝成品。
4.學生專注地尋找地上有無台灣欒樹枝葉和蒴果,認真的表情十分可愛。
5.從生活中小小的事情,讓孩子對校園一景一物產生認同感,學會珍愛自己的校園與尊敬大自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學習者心得:

一、學習單回饋及課堂口頭發表:
1. 我種出了台灣欒樹樹苗,我天天照顧他,希望他長大,看他漂亮的葉片,和一天天長高,覺得好高興,好有成就感。小樹苗要長成像路邊的大樹很不容易,我們要保護好大樹。
2.我覺得臺灣欒樹的果實好小,好可愛喔!。
3.我覺得臺灣欒樹的花紅紅的,很漂亮,好像小燈籠!
4.我把台灣欒樹種子種在花盆裡,有發芽長出小苗,並不困難。
5.我知道臺灣欒樹又叫做四色樹,葉子會變換很多顏色。
6.台灣欒樹是我們的樹朋友,學校大門旁就有很多棵,走在樹下,可以幫我們擋陽光和減少空氣污染,媽媽說過,樹會製造我們呼吸空氣需要的氧氣。樹就是免費的空氣清淨機,還不需要用電呢!

二、師生腦力激盪,童詩創作
【台灣欒樹】
台灣欒樹站在路邊,
綠綠的、
黃黃的、
紅紅的、
深咖啡色的,
換了好多件衣裳。
最後留下黑黑圓圓的種子,
好可愛,
台灣欒樹真美麗!

補充:

一、台灣欒樹相關學習材料
1.台灣欒樹四時不同的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9Zp1Mo_2b0
2.台灣欒樹簡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gYgGH8QG4
3.台灣欒樹之詩
詩的來源,取自2022/06/20
http://city.udn.com/essence/article.jsp?aid=4721126&tpno=0&no=60299&cate_id=8adf64eaf43c0d7d330ba373

二、童詩教學使用國教院的教學影片
童詩讀寫https://stv.naer.edu.tw/watch/207141
童詩聽說https://stv.naer.edu.tw/watch/207107
詩畫交融https://stv.naer.edu.tw/watch/14010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從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的概念出發,與環境資源結合,透過學習者實際體驗,不僅學習者已學習到如何面對環境問題,也懂得採取環境行動,有效落實及推動環境教育。惟學習者心得之佐證照片,倘可多加充實及呈現,將更臻完善。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1-1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