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草頭娃娃,讓綠色意識萌芽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專題研究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8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 策劃/執行人:曾獻輝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3年4至5月
- 參與人數:100
目標:
1.在製作草頭娃娃的過程中,讓學生構思專屬於自己的創意造型,展現個人特質。
2.在照顧草頭娃娃成長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照顧生命的重要性,同步學習珍愛並關懷生命。
3.引導學生發揮巧思,以草頭娃娃來增添校園之美,體現藝術即生活的美感教育,落實環境教育。
進行方式:
老師與行政夥伴予以解說,並手把手操作示範草頭娃娃製作過程:
1.【起源】準備好全班所需材料包,取出深色絲襪,先將草的種子置入襪子底部,再和夥伴攜手合作,將特地準備的培養土倒入至指定高度,這時師長走動協助。
2.【成形】務必再三確認絲襪內種子與培養土是否塑形成功,必要時可將手上半成品敲擊硬物。
3.【完成】以橡皮筋將絲襪開口處綑綁,接著每位學生揮灑個人創意,動手塑造出每個草頭娃娃獨一無二的外型,包括五官。
4.【取名】對學生而言,自己的草頭娃娃就像心愛的孩子,將它取個響亮的名字。
5.【茁壯】先泡水一段時間,接著等候發芽,因為發芽率很高又快,所以學生的成就感也隨之提升,並請學生觀察與記錄草頭娃娃的成長歷程。
6.【展示】結合學校一甲子校慶,布置於教室窗台側,使在校生及訪客都能見證到,學生們用心照顧的草頭娃娃,同時收到綠化環境之效。
成果描述:
原本單調乏味的教學場域,多了草頭娃娃,有如注入一股亮麗的活泉,讓環境教育攜手生命課程,替校園打造五彩繽紛的動感空間。
為了照顧好草頭娃娃,學生主動修剪娃娃的「頭髮」,也有可愛的學生生怕娃娃遭受閃失,堅持守在它身旁。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樂在其中,享受陪伴生命成長的樂趣。
實施心得:
藉由從無到有製作不算大的草頭娃娃,學生體驗到鮮少接觸的生命教育,在照顧一個真實小生命的短短過程中,學生投入了大量對娃娃的關愛,把草頭娃娃視為真正的班級與家庭成員。
學生目前幾乎都是擔任被照顧者的角色,突然搖身一變為照顧者,希望學生能從活動中體認到長輩對自己的付出,具備同理心,凡事能試著以新的角度和立場去看待。
學習者心得:
0睿:在照顧草頭娃娃的這段時間,我發現要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不能想說等一下再澆水,雖然娃娃不會講話,可是我總覺得它很失望,也很難過,因為小主人忘記照顧它了。
0安:下課時我在照顧草頭娃娃,不只一個不認識的同學誇獎,說我的娃娃很有創意,我聽了覺得很開心,更想用心去打扮它。
0瓊:我的娃娃剛開始長得比較慢,我去請教爸媽和老師,他們給了我一些小建議,像是吸收陽光,以及改變澆水的模式,很高興最後我的問題解決了。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