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地震與防震、防災避難消防情境演練教育活動
- 環境議題:防災教育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J42 參與防災疏散演練
- 策劃/執行人:陳雯玲/李天生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2.9.21.-113.2.17
- 參與人數:69
目標:
1.依據教育部主管各級學校災害防救要點、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消防法、消防法施行細則、行政院112年7月27日院臺忠字第1125012968號函頒「112年國家防災日活動推動綱要計畫」。教育部112年7月12日臺教資(六)字第1122702706號函辦理、教育局南市教安(一)字第1110354138A號函及本校校園防災工作會報 112 年「竹橋國中校園災害潛勢評估報告」等法令、要點及規範,擬定本校「校園災害防救計畫」。本計畫從「災害管理」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重建等4階段,建構校園災害防救體系,釐清各階段所須辦理之工作內容(含所需表單)及專責人員/單位之聯繫方式,預期透過一致性的應變架構、專責化的災害管理、整合性的專業合作,妥善運用和靈活調度資源/支援,確保面臨不同災害時,各項緊急應變程序得以順利運作,提升全體教職員工生之防災知識、技能及態度,保障教職員工生之生命安全,減輕災害造成的衝擊和損失。
2.善用國中自然領域「臺灣的板塊和地震」單元,透過觀賞九二一地震、日本311地震、美濃206地震、花蓮玉里918地震等近年來國內外大地震災愛影片後,將內容轉化為文字、圖表與具體演練,讓學生親身體驗地震及災害逃生自救常識。
3.為提升全校師生地震災害應變能力,宣導平時加強在學校及居家防震準備,演練流程三階段實地演練地震避難動作(趴下、掩護、穩住),辦理地震防災宣導活動,擴大防災宣導效應,提升地震防災意識,臻達防災之目的。
4.了解地震的基本常識,並知道地震可能引發的各類災害及如何減輕災損。
5.能說出地震及防火災害發生對個人生命安全和國家社會成本所帶來之影響。
6.能保持警覺心,留意日常學校及居家生活環境中可能發生的危害並注意其逃生方式及路徑。
7.透過觀察與討論,訂定防震計畫,使學生能主動規劃安全的居家生活環境。
進行方式:
我們全校師生全程共同參與、互助與合作性活動,順利完成兩次防災、防震演練。
1.參考「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應變參考程序」,並將國家防災日結合本校在地化災害潛勢因素,辦理複合式災害演練,學校師生務必建立防災意識。
2.規劃及釐訂「校園災害防救計畫」,落實平時減災整備、災時應變及災後搶救、復原等災害預防自救工作,規劃校園災害防救組織。分為「平時階段」和「應變階段」。
「平時階段」由校長負責督導於平時進行防災減災整備工作,並妥善規劃防災減災整備工作分配,必要時得尋求專業團隊支援與協助。此外,平時階段亦應規劃緊急應變小組表或緊急應變任務分工表。
3.建立校園硬體設施及周邊道路圖,校園出入口及鄰外道路,執行相關應變作為,以利執行相關應變作為。
4.應變小組之運作:一旦災害發生後,指揮官判斷是否進入應變階段,啟動緊急應變小組,各分組需進行救災指示之發布及分派調度,於災害發生時,先前往勘查。各分組進行救災作業。
5.113.2.5日(一)策畫出臺南市立竹橋國中112學年度第二學期防災演練矩陣式腳本。
6.112.9.21(四)上午09:21及113.2.5(一)上午8:00進行全校複合性災前整備、正式演練防災避難,模擬地震災情,再強調防火防震資訊。各班同學在導師指導下,熟悉防災步驟和逃生技巧及路線。同時學校成立緊急應變組織,學生就地掩護後聽到廣播到集合場集合,並且集合點名。並宣導遇到地震及火災時之災時應變,掌握災情蒐集通報公布系統、如何應變、處理和通知相關單位及家長;讓老師學生能全盤校園防災疏散避難對策,搶救組保全與陳O欽工友備妥滅火器操作滅火器滅火和學生意外跌傷之急救包紮及抬移至保健室進一步醫治,並宣導防火及防震相關資訊。
成果描述:
1.平時急救常識宣導工作:協助疏散未能及時避難教職員工生、關閉校區總電源及瓦斯、設置警示標誌及交通管制、毀損建築物與設施之警示標誌、支援避難引導組及搬運防災救急箱器材。
2.災中應變處理:訓練學生透過中央氣象局即時地震訊息,國家級警報,師生展現精實態度,運用廣播系統、無線電發布進行演練依照抗震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及遵照「不推、不跑、不語」原則進行疏散演練,同時落實避難動線及戶外集結點,各師生共同參加疏散演練,全程佩戴口罩,兼顧防災避難及防疫規範,完成地震避難掩護演練。
3.情境想定:上課中,突然發生強震,疏散避難清點人數時,三年級有1位學生腿部骨折,無法行走,搶救組進行緊急救援。指揮官評估可能還有餘震發生,決定全校疏散,各災害應變小組成員迅速到集合地點集合。
4.林師發現一名學生於中央通道樓梯摔傷無法自行移動。避難引導組派人支援,待在現場安撫並保護學生。搶救派絢O與天O老師帶長背板搶救學生並安全護送至救護站,初步判斷黃生左小腿有骨折情形,將以攙扶方式護送至護理站進行檢傷包紮處理。
5.學生的安撫與緊急安置:請各班導師安撫學生並告知全校師生學校面臨的狀況都在掌控之中。班級導師並確實點名,掌握班級人數以利通報。檢查身邊有無人員受傷,並且搶救組立即給予協助
6.模擬家政教室失火之處置:避難引導組發現家政教室失火~組長:報告指揮官,家政教室失火了。搶救組保全與陳o欽工友備妥滅火器;搶救組長:收到,立即派員前往滅火。由三忠黃o宥同學協助攜帶滅火器至家政教室完成滅火工作。一分鐘後搶救組長:報告指揮官,家政教室的火勢已撲滅,並派人於現場監控,一有狀況立即回報。研判火勢,必要時再次使用滅火器、室內消防栓進行初期滅火工作,才能在災害來臨時立即應變,確保師生在學校的學習環境是安全的,達到防災、減災甚至消災效果。
實施心得:
1.透過觀看921大地震等影片的震撼教育,讓學生體會到地震及火災來臨時的可怕,經由平時模擬地震發生時的防災避難訓練,讓師生知道災難來臨時,應如何確實準確有效的應變,能夠知道避難防震的知識與技巧(如地震發生時就地避難掩護「趴、掩、穩」三要領),當地震暫歇,請大家不要慌張, 同學們請聽老師們指揮, 拿書包或書本保護頭部,老師確認關閉電源後,帶領同學依照各年級疏散路線至南側草坪避難及具有基礎災害處理能力。
2.熟悉緊急避難疏散動線與醫療通報系統,評估安置演練相應措施(如斷水、斷電等維生設施)是否妥適,學生知道預防火災及發生災變時的逃生方法。必要時通報地方救災、治醫療及聯絡有關人員等,尋求支援
3.經由此次實際災害演練,學校指揮官及各應變小組透過無線電通報聯繫災損及掌握師生災害後之損傷狀況,並且讓學生謹記防災卡上的避難所及相關聯絡人員。在防震、防災演練各小組分工及積極投入演練作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防災演練時,指導訓練學生避難掩護要領,也提醒師生防疫與防災一樣重要。
學習者心得:
◎僅節錄部分績優學生心得如下:
1. 楊O君同學:台灣921大地震死掉2415條寶貴性命,我覺得要好好演練,因為地震不知道設模時候會來臨,所以平時要好好做演練,不然真的地震時有可能因為反應不及時而來不及躲,有時候九因為那幾秒而死很多人,所以演練是因為會要保命用的,所以每一次督要認真對待,不可以著玩的心態去面對,不然地震時就部會手忙腳亂不知道要作甚麼。
2. 黃O喬同學:我們平時要多做防災演練,且地震時我們必須冷靜面對,地震時有可能很多房子會倒榻,所以握們要將食物和水準備好,不然地震可能會餓死。
3.陳O馨同學:地震是不可預測,如果平時不做防災演練的,當地震發生時,我們可能會手忙腳亂,所以我覺得防災演練非常重要,不可以敷衍每一次的演練。
4.黃O翰同學:看完921大地震等紀錄片,才知道來地震那摩危險,所以我們平時就要做好準備,家裡至少要放一個急救包,裡面放乾糧、麵包、巧克力,保暖衣物還有收音機等等,規劃好逃生路線也是必要的。
5.周O俊同學:平時要準備好地震包,裡面要有可以抱存的食物和水,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我們也有防災演練,可以先了解安全的路線。
6.陳O閑同學:在防災演練和教學中,讓我們可以提高對地震災害的認識和應對能力,透過實際演裸們體身體驗對災害的情境,可以更有效學習和記憶對災害的情境,可以更有效地學習和記憶應對策略,為日後真正發生地震時提供更好的對方是,而不適當發生時,才不知所措的要做甚麼事情。
7.黃O豪同學:對於防災演練,主要為了提前練習,若當發生地震才可發揮最大演練的意義,容易演練,若無演練,當意外來臨時,將無法保護自己,防災演練及地震教學是很重要的,演練時要做確實。
8.張O瑜同學:平時要準備好地震包,裡面一定要裝乾糧和水,也要定期檢查有沒有過期,地震來的時候,趴下、掩護、問住,保護好頭部,平時的防災一定要好好做。
補充:
從國家防災日、結合自然課程有關地震發生原因、台灣應發生地震時引起災害,且透過實地防災演練,讓從學生充分了解到台灣位於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居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因此地震發生頻繁,如果再次發生像921大地震那樣強震,對台灣本島會造成難以預期的嚴重災害,因此,為讓全校師生平時具有對地震、火災等災害發生時,能有正確之逃生方式及應變作為,本校特別於112.9.21及113.3月份在各班實施防災教學,正式進行防震、防災及防火宣導以及防震逃生演練,在學校校長(總指揮)及相關同仁組成各種災害應變小組的分工合作下,期望以實際操作及各種狀況的模擬演練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對各種災害有深刻的認知與自救救人、體驗正確防火、防災觀念,並透過演練後進行心得撰寫反思回饋工作,來促成學生真正有效具體防災教育的功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