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教務處車志愷主任/吳瑞成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3.04.23-113.05-10
- 參與人數:23
目標:
1.能認識藻類的生態。
2.能辨別不同的藻類。
3.能進行潮間帶藻類觀察及記錄。
4.能知道海邊進行活動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及裝備。
進行方式:
1.講師先行於課堂講解藻類知識。
2.講師講解戶外觀測及紀錄方式。
3.於教室走廊進行模擬觀察紀錄。
4.潮間帶進行分組觀察及記錄。
成果描述:
1.學生能進行藻類分類。
2.學生能簡單說出不同海藻的差異。
3.學生能安全進行海濱踏查。
4.學生能透過分組討論及合作完成相關學習單及觀察記錄。
實施心得:
先進行藻類的知識講解,奠定學生的知識基礎,再進行潮間帶的分組觀察紀錄,讓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和實際觀察相結合,不但學習方式多元有趣,也更容易將知識內化。
學習者心得:
1.了解海藻(石花菜、石蓴、紫菜.....)和日常飲食的關係。
2.知道到潮間帶或海邊踏查要準備的物品,如防滑鞋、遮陽物品、水......
3.知道潮汐會影響海面的高低及踏查時間。
4.學會踏查時要觀測的重點及記錄方式。
5.學會海邊藻類觀察紀錄的方式,以方格狀的觀察區域,從岸邊向海洋逐步推進。
補充:
活動規劃理論和實作並重,且邀請專業講師協助指導,並結合當地海濱資源,學生不但能學到海洋相關知識,也能留意海邊安全,學習成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