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60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2
2
2

地球與環境選修課程

發表日期:2024-09-09
發表人:小如

地震
  • 環境議題:地震
  • 執行方法:實體遊戲
  • 教育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U43 了解綠建築的理論與趨勢,重視能資源的效益,採取友善環境的居住生活模式
  • 策劃/執行人:陳健全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4.01-113.06.25
  • 參與人數:18

目標:

1.配合本校防災演練使學生了解地震帶來的災害
2.運用yt影片理解建築物在防災中的重要性
3.認識校內綠建築
4.能使用角度 重量 等數學及物理概念設計出耐震建築
5.可具備運用各類文具及測量用具的能力
6.創造團體溝通合作的機會並培養協調的能力
7.體會手腦並用的樂趣
8.習得觀摩學習他人給予回饋的表達

進行方式:

1.教師說明世界板塊移動狀態
2.藉由ppt來呈現地球板塊狀態,現今各地板塊運動情形
3.呈現各地因地震災害情形及全球目前救治狀況(yt影片--舉日本311為例)
4.介紹台灣綠建築規章--含校內綠建築
5.說明評估系統有七項指標,後又增加「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兩項指標,便組成現今我們所謂的「綠建築九大評估指標系統(EEWH)」

成果描述:

1.理解綠建築九大評估指標系統
2.老師發放紙板 白膠等相關文具提供學生製作建物
3.學生先行描繪建築物草圖,運用數學知識畫出
4.利用紙板黏合來製作屬於該組建物,途中會遇到與理想中無法接縫的情形,需不斷修正
5.學生第一次完成後,需於振動台上由老師調整震幅大小做測試
6.老師需繳交作業截止當日,藉由振動台不同比例的振幅來競賽,看哪一組最耐震
7.承上,請同學討論為何這一組最耐震
8.檢討自己組別的建物有何可改善之處

實施心得:

1.學生能理解綠建築及校園名--綠博士學校的由來
2.能夠結合學生在數學課所學--三角函數的概念來配合要搭建的建築物製圖
3.能實際動手糗運用溝通技巧聚焦自己組別建物,學生樂趣更多,也更投入
4.學生做中學--不斷修正再改進...修正再改進!培養耐心
5.能夠藉由振動台來協觀摩他人作品,並檢討改進

學習者心得:

1.看到了海嘯的力量覺得好可怕,也知道了建築物在不同的地質上碰到地震有不同的狀況可能發生,建建築物的工程真的很重要
2.我覺得這一課很好玩,可以先讓我們知道學校的綠建築之外,還給我們討論跟製作建築物的時間,在製作的時候,覺得時間過很快!最喜歡看我們這一組的建築物在振動台上的樣子,一直希望他不會倒...
3.上課動手比老師一直在講有趣多了~~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透過實作學習讓孩子深入理解。建議教學內容可以增加環境變遷與環境災害等議題,以符應「環境教育」主軸。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9-1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