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啟示錄
- 環境議題:動物保護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林昆岳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18.10.05
- 參與人數:30
目標:
1. 從活動參與中,了解群己關係及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與定位,並學習情緒管理及有效的人際溝通技巧,以增進正確生活管理的能力和良性的人際互動。
2. 從觀察與探索中,發覺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價值、意義與歷史故事,探索自然生命帶給人類的啟示,以及發現當地建築特色、風俗習慣等人與環境的互動,從中體悟人類與自然的關聯性。
3. 透過實際走訪國語日報社,了解報紙版面的編排、印刷過程,以及分析新聞報導之內容安排。
4.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進行方式:
日期:2018.10.05(星期五)北新國小509班教室集合,09:00準時出發,16:00北新國小放學。
•行程
07:50~08:00 北新國小集合 12:00~12:15 步行至紀州庵文學森林
08:00~09:00 作業訂正、行前準備 12:15~13:30 午餐時間、自行參觀
09:00~09:30 七張站至古亭站 13:30~14:30 紀州庵導覽解說
09:30~10:00 課前準備 14:30~15:30 紀州庵寫生素描
10:00~12:00 國語日報社課程 15:30~16:00 返校放學
成果描述:
透過語文領域文本「不一樣的醫生」讓孩子了解到狗醫師在現代生活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藉由實際走訪國語日報社,在總編輯的安排之下,學生了解到狗醫師的報導文學,以及新聞的基本內涵。再透過紀州庵的導覽解說,讓孩子從生物、建築、植物、環境之間的互動,去體悟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關聯性,並且覺知生物的美與價值,建立主動關懷動、植物的善心。
實施心得:
藉由文本的內容除了認識「報導文學」的價值,也進一步去關心報導的內容「生命間的互動」。這次安排走訪國語日報社,讓學生知道報紙製造的過程,也實際讓學生透過具體操作了解報紙的排版。更透過走訪紀州庵文學森林,透過孩子事前的準備繪製海報,現場細心的觀察與紀錄,將在地的景物描繪下來,達到人與自然、他人之間的互動,並能欣賞不同生物的美,建立關懷的心。從現場學生認真寫生的神情以及作品,確實發現這個活動可以打開孩子不同的眼界與心胸,用愛來關心我們的土地與不同的生物。
學習者心得:
甲生:狗狗當醫生這篇報導內容讓我有很深的印象,因為我家就有養狗,我希望他能夠陪我到老。
乙生:紀州庵的那一片森林,讓我覺得生機盎然!在我寫生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小鳥飛來飛去,真的美極了!
丙生:哇~第一次參觀報社真的大開眼界,一份報紙的誕生過程原來是這樣子,真有趣!
丁生:紀州庵這棟從日治時代就留下來的建築物,見證了百年的生命風華,也寫下了景美到古亭這一代的居民歷史軌跡,讓我覺得自己好渺小。
補充:
國語日報社、紀州庵都需要事先預約安排導覽解說。國語日報社需要付費,紀州庵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