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鳥保護宣導
- 環境議題:野生動物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謝文琦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24.05.16
- 參與人數:20
目標:
1.學生能辨別成鳥與幼雛的差別。
2.學生能判斷鳥兒的救護需求。
3.讓學生了解愛護鳥類就是以正確方式保護牠。
進行方式:
1.介紹鳥類育雛相關知識
2.介紹鳥類成長的歷程與離巢時可能遇到的危機。
2.講解在校園內遇到鳥類,如何判斷鳥類的情況與救護方法
成果描述:
1.學生了解鳥類撫育後代的知識。
2.學生了解對離巢幼鳥正確的應對方法,避免好心辦壞事。
實施心得:
學生在下課時發現校園內有飛不起來的小鳥,以為牠受傷,但小鳥會飛,她們抓不到,趕快跟老師救助,老師從學生敘述判斷是剛離巢的幼鳥,到場後也發現親鳥正在附近,但因有學生不敢靠近,趕緊帶在場學生先回辦公室解釋小鳥並非受傷,只是正在學飛,技術不好飛不高,但親鳥在旁看護,請學生不要擔心。
教導學生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如何判斷幼鳥情況,及附近是否有親鳥存在,如果有親鳥,要先離開讓親鳥可以靠近幼鳥,之後過段時間再去看幼鳥是否有被帶走。除非有立即的危險,否則不要介入。
(因為校園內相對安全,且小朋友沒有經驗,擔心學生好心想把鳥移到安全的地方,反而造成小鳥傷害,故請學生直接遠離再觀察。)
也在學校群組中將此訊息通報其他老師,進行生活教育。
學習者心得:
1.原來小鳥沒受傷,真好。
2.下課我有再去看,小鳥已經不見了,應該是鳥媽媽帶走了。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