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變蝴蝶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教師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6學年下學期
- 參與人數:75
目標:
一、能透過觀察蝴蝶的活動,認識蝴蝶的構造特徵與生活習性。二、藉由飼養、觀察、紀錄,認識蝴蝶的生命過歷程。三、了解蝴蝶與環境的關係,進而能愛護環境與保育蝴蝶。
進行方式:
一、透過影片與課堂教學解說,了解蝴蝶幼蟲與成蟲的身體構造與特徵,以及蝴蝶的生長過程。
二、經由實際飼養、紀錄與校園戶外觀察探索,驗證蝴蝶的生命歷程,並了解蝴蝶的生長環境。
成果描述:
1.認識蝴蝶的一生及其構造特徵 2.學會如何觀察記錄蝴蝶的成長過程3.了解校園內的農園中,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實施心得:
1.蝴蝶算是校園內較常見的昆蟲,但小朋友多半害怕蝴蝶幼蟲期的毛毛蟲,甚至會故意去弄死毛毛蟲。因此希望藉由課堂中的講解與實際飼養、觀察,讓小朋友了解,醜陋的毛毛蟲如何蛻變為美麗的蝴蝶,學會尊重生命與愛護環境。
2.結合學校的希望農園,配合食農教育與校本課程,讓學生了解毛毛蟲的食草植物與成蟲蝴蝶的蜜源植物。
學習者心得:
1.原本很害怕毛毛蟲的,但上完這個單元後,知道原來毛毛蟲會變成美麗的蝴蝶,以後不會再那麼討厭毛毛蟲了。
2.毛毛蟲要吃菜葉才能長大變蝴蝶,如果菜葉有農藥,毛毛蟲就會死掉,所以我們要用有機農法來種菜。
3.花圃裡有好多蝴蝶飛來飛去,原來牠們是在採花蜜和求偶,這樣花圃裡才會繼續有花生長,。
4.看到自己養的綠色菜蟲最後變成蝴蝶,然後放牠自由飛走,覺得很棒。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