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週~桶後溪淨溪活動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J31 認識大自然的淨化能力及環境承載。理解人類良好生活環境的權利,維護環境權。
- 策劃/執行人:策劃:王美宜(訓育組長)/執行:莊永隆(八甲導師)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7年6月8日
- 參與人數:19
目標:
1.探討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2.了解海洋資源之有限性,保護海洋環境。
3.了解我國的海洋環境問題,並積極參與海洋保護行動。
進行方式:
烏來國中小八年級學生在導師及訓育組長帶領下,利用6/8(五)下午的綜合活動課進行清理緊鄰學校的桶後溪岸邊垃圾。學校發予學生每人一雙工作手套以防割傷,學生共分三組,一組五人,分別負責拿垃圾桶(裝尖銳物品)、垃圾袋(裝一般垃圾),以及大夾子,每位同學各司其職,在午後的艷陽下進行淨溪工作。
成果描述:
歷經一個下午的清理,總共清出三大袋及三桶的垃圾。回到教室後,學生分享清理的心得,一致的看法是人類除了過度使用資源外,對於廢棄物亦未妥善處理,不僅影響環境衛生,更危害河岸的生態。除此之外,更希望有朝一日不需要再有淨溪的活動,因為那表示大家都能愛護環境,每條溪流都能維持她原本乾淨而美麗的風貌。
實施心得:
學習者心得: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