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一年級環境教育─桃園新屋活力農場一日遊
- 環境議題:農村生態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一學年各班導師及農場導覽人員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04/25
- 參與人數:203
目標:
1.體驗農家生活,餵養動物。
2.利用五感觀察花草樹木,親近自然景觀。
3.觀察農場景觀。
進行方式:
1.參觀昆蟲館,搭配導覽解說,觀察昆蟲標本。
2.體驗古早味童玩。
3.製作生態瓶。
4.餵養小動物。
5.觀察月桃樹木、闖關自然花草活力迷宮。
成果描述:
1.透過觀察昆蟲標本、近距離接觸竹節蟲,讓學生知道有六隻腳的才屬昆蟲,偶爾會看到的蜘蛛不是昆蟲。
2.認識台灣國寶蝶──寬尾鳳蝶。
3.藉由實地觀察,以觸摸、觀察及嗅聞的方式認識樹木,發現不同植物的不同之處,加深對於樹木的印象,感受樹木之美。
4.透過生態瓶的製作,觀察瓶中的蝦子。
實施心得:
利用校外教學的機會,讓生活在都市的學生能親近大自然,觀察植物、昆蟲標本,並製作生態瓶,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都非常有趣。有些植物其實在公園中也常見到,但從未停下腳步好好觀察,剛好利用這個機會,讓學生利用不同感官進行觀察,也許不一定能記得植物的名稱,但鼻子聞過的味道、手觸摸樹葉的感覺,相信會讓他們記得很久。
對於小動物充滿好奇心的孩子,能近距離的觀察羊群、小兔子,體驗餵食的樂趣,對多數孩子來說也是少有的經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藉由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有更豐富的生活經驗也是活動最大的收穫。
學習者心得:
學生A:這次校外教學好好玩,餵羊、餵小兔子很有趣。
學生B:有些樹跟花會在公園看到,但沒有聞過他們的味道,這次能聞到不一樣的樹葉味道很有趣。
學生C:用樹叢做成的迷宮很好玩,很像在探險。
學生D:生態瓶裡的小蝦子很可愛,希望他們能活很久!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