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4
葉片數:3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3
5
3
3
3

安溪小校訂蘭花教材出版並實作

發表日期:2020-11-11
發表人:鏡子

生物多樣性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陳嘉成/安溪課程小組成員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9.01-109.05
  • 參與人數:588

目標:

安溪團隊秉持著「安颺幽蘭品自芳、溪畔角湧懷鳶山」結合新舊社區時空環境,以
「ORCHID」規劃多元化O-organic 生態特色課程,多樣化跨領域R-renaissance 創藝教學、多源化網絡社區資源、適性化C-culture 陶冶孩子們學習課程地圖、H-hentage 傳承並接軌國際化軟硬實力,讓孩子們在I-interact 互動中積極共好成長,在D-discover 探索自我學習過程中,具備未來所需人才的底蘊。
1.生態:【探索體驗、深度感知】透過栽植蘭花的親土學習,搭建孩子感官學習與深度探究之旅。
2.創藝:【創作無限、藝想夢迴】寄情古物幽思及品蘭之美,建構孩子創作發想與實踐美學之旅。
3.陶冶:【啟迪文思、內化底蘊】深化生態文采之芬芳,啟發孩子品格實踐蘊涵與人文感召之旅。

進行方式:

1.利用課程小組完成蘭花校訂課程定位,並籌組工作小組完成教材編輯並編撰。
2.利用4月份蘭花花期開放期間,進行全校性蘭花校訂課程。
  (1)低年級利用五感來進行觀察,結合國語領域進行蘭花草賞析。
  (2)中年級結合自然領域觀察花型及構造,結合藝文領域進行創作。
  (3)高年級結合資訊領域進行蘭花資料蒐集並介紹,進行分株工作,分組照顧觀察,最後將成果於園遊會時拍賣再捐回學校仁愛基金,讓愛心永續。
3.利用蘭花手冊進行課程回饋及評鑑,讓教學社群能循環式修正。

成果描述:

1.建置蘭花培養的生態園區,結合規劃的生態課程,讓孩子們利用五官六感來觀察了解。
2.藉由藝術之筆遙相向大師致敬,帶領孩子們游於藝,習於術,創於新。利用美術課進行來花版畫,培養出學生對蘭花細節的關注。
3.透過蘭花分株活動,培育學生生態責任並小組合作,進而展現出人文關懷-義賣回捐仁愛基金。

實施心得: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探索家,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是為了畫什麼而畫,更多的是為了玩與探索,而本主題課程的目標即是依循孩子的特性,激發生態閱讀熱情,並涵養學童「探究事理」、「樂於學習」、「表達想法與創新實踐」等課程核心素養。
    低年級課程首先會從探索周遭環境的蘭花生態課程開始,接著讓學童實際進行觀察,體驗並歸納的基本知識與概念。再帶入「愛上蘭花」繪本,藉由老師的導讀,以及孩子和繪本的有趣互動,讓學童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最後討論每個人對蘭花的感受的異同處,並完成小書藝術創作,藉以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感受創作的喜樂與滿足。中年級課程利用蘭花刮畫等實作,可以就由觀察學童是否有掌握蘭花特性。高年級學生都能掌握到教學目標,是一個值得與大家分享的循環回饋教學活動。

學習者心得:

A生(低年級):校園開滿蘭花很漂亮,老師讓我們可以聞,還可以摸花,上課很好玩。
B生(中年級):自然課也有上植物的構造,剛好蘭花課也有教,我覺得很簡單。
C生(高年級):老師教我們天宮石斛蘭的分株,非常有趣,而且要自己操作將蘭花的根固定在蛇木板上,又要分配小組澆花及記錄工作,希望我們這組的花兒能長的漂亮些,這樣運動會就會被拿來布置,明年兒童節義賣會上能有好價錢,在捐給學校仁愛基金。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建議貴校能將曾經嘗試過的方法,不論成敗都留存下來,也是科學驗證喔!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11-2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