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的心聲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孫莉婷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四週
- 參與人數:26
目標:
1.透過翰林版國語第一單元—海洋世界,引發學生對海底生物的關心。
2.讓學生欣賞YouTube影片—海龜救援,討論海龜面臨的危機,以及人類造成海洋的危害。
3.透過老師的引導,將課文提到美麗的海洋與現實中海洋生物所遭遇的困境,讓學生設身處地,將自己投射成海洋生物,替海洋生物發聲與求救,藉以宣導保護海洋的重要。
進行方式:
1.課文引導
2.影片討論
3.作文發表
成果描述:
學生在文章中,將自己想像成海洋生物,思考海洋環境被污染的問題,造成自己家園的危機,經由擬人化的方式,賦予海洋生物發聲的機會,讓孩子更深刻感受維護海洋的迫切性。
實施心得:
看到孩子對於海洋保護的熱烈討論,老師也覺得未來充滿了希望,我們除了告訴孩子們世界的美好外,更要讓他們思考如何保護這個美麗的世界,設身處地是最直接的方式。
學習者心得:
孩子們在課文內容學習到的都是海洋美好的一面,當導入海龜救援的影片時,有些孩子不敢置信的表情,甚至流下傷心的眼淚,對於人類的垃圾污染危害海洋的環境表達憤怒與生氣。經由這樣的引導,使孩子了解現實與課文描述的反差,引發反思環保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並理解人類行為與生物存在的緊密關係。
補充:
1.無法實地教學時,善用影片能讓學生學習更深刻。
2.學生討論沒有對錯,面對問題彼此澄清思考,讓真理越辯越明,也讓學生正視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