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種菜-三村國小自己農園開張了
- 環境議題:農村生態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39 覺知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利用能源及資源,鼓勵生活中直接利用自然能源或自然形式的物質
- 策劃/執行人:李0儒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5.5.1-105.10.31。
- 參與人數:163
目標:
(一)規劃善用學校現有的空地,增加校地的使用效能,提供師生一個舒服、乾淨的室外空間。
(二)透過學校課程與農園結合,將自然與生活科技、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等課程融合,進行融入式教學。
(三)透過植物的栽種與收成的過程,師生可以體會的農家種菜的樂趣,以及建立學生團隊互助合作的精神。
(四)打造低碳校園,指導學生利用種子及土壤,種出農物,讓學生實際體驗務農生活的辛勤,並讓學生了解自己吃進肚裡的食物的源頭與生產過程。
進行方式:
1、班級認養學校的花圃。
2、由各班自行票選想要種的作物。
3、利用彈性課或綜合課種植。
4、各班派員每天澆水、拔除雜草
5.辦理營養教育宣導活動
成果描述:
(一)經過實際的勞動,增進農園設施與栽植栽培的知能,進而體會農夫的辛勞,養成愛物惜物的情操。
(二)透過農作物生產歷程,培養學生觀察與栽培植物的能力,瞭解『要怎麼收成,先那麼栽』的道理。
(三)藉由校內自給農園的推行,建立在地食材的觀念,學生能養成珍惜食物、愛護食物的美德,具體實踐低碳校園生活。
(四)加強校園綠美化,校園處處有綠地,學生透過參與,能培養動手來創造幸福的情操。
實施心得:
一、從農園栽培過程中,體認農人之辛勞。提昇學生正確的環保觀念,學生從蔬菜種植成長過程中,也可培養出正向科學的學習態度。
二、讓孩子了解愛護生命、、回歸自然與無毒農業的重要性,學生透過親自種植過程,體認惜福的意義。
三、能體驗人與自然的對話,這是最佳環境教育課程的體驗。孩子從小建立減少食物里程,無毒、減碳等環保觀念,為營養午餐的健康加分。
四、各班透過觀察與紀錄,拉近同學間情誼,也發揮團隊精神。品嘗自己親自種的菜,小朋友更是喜悅,有種特殊的感覺,吃得安心。
學習者心得:
潘老師:帶領這一群學生,建立這個小小菜圃,大家從鋤草翻土開始,再灑下菜籽,從無到有,從發芽到收成,吃起來特別感動,也感受到農夫真辛苦。張老師:學校開闢開心農場,處處可見綠油油的蔬菜,心情舒暢,在種植過程中每個學生 都非常開心,學生不僅可以觀察自己種的菜,也可以觀察到其他班級小朋友種的菜,收穫滿滿。學生小宜:菜園就在教室前面,讓我們觀察及澆水都非常方便,而且不會忘記。學生小平:我覺得種蔬菜很好玩,有些蝸牛很厲害,竟然有辦法爬到我們蔬菜園,至少證明我們的蔬菜園是無毒的。學生小櫻:採收的空心菜煮起來好脆好好吃,這是我第一次自己煮菜給全班吃,好特別。學生小閔:這次種A菜,下次種大陸妹,希望可以種小番茄。學生小程:我們的菜園長的好快喔,可是葉子有的好像被蟲蟲咬了,好可惜! 學生小芬:我知道有一種防蟲法喔,就是用辣椒水噴灑葉子,就可防蟲!學生小輝:自己種的小白菜沒有噴農業,很健康,雖然有蟲,但煮出來的青菜豆腐湯超好吃。學生小鳳:我最喜歡吃自己種的菜,而且是有機蔬菜,不噴農藥更可以讓菜健康的成長,大家可安心享用。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