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的水生植物------台灣萍蓬草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閔秀芳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0年2月~110年5月
- 參與人數:21
目標:
一、認識校園水生植物---台灣萍蓬草與其特性。
二、能愛護校園與社區內水生植物生態,培養細心觀察植物多樣性的素養。
三、培養運用電腦資訊科技素養與能力,再利用科技資訊力蒐集資料。
進行方式:
一、結合國語課程、生活課程,利用下課時間,帶學生到校園水生植物生態池,看看植物、昆蟲,讓學生多接觸與認識植物、昆蟲並觀察水池生態樣貌。
二、學校中庭這學期又有了新的改造,除了菜園重新整頓再造,又多造了水生動植物生態池, 種植了許多水生植物也養了水生動物,孩子下課常去「尋寶」,每每有新發現就是全班上最大的「新聞」,也是孩子最大的樂趣。
三、幾個男學生跑進教室,說他們看見的「好小朵的黃色睡蓮花」,要老師和同學一起去看,怎麼有那麼小朵的睡蓮?
四、原來是學校這學期新種的水生植物,大家吱吱喳喳討論著,正好衛生組長(也是本班的體健老師)走過來,孩子馬上七嘴八舌地問老師!老師告訴學生是台灣萍蓬草,孩子記不住這個陌生的植物名。
五、正好上生活課中的一個單元:裡校園大花小樹來點名,利用生活課到電腦教室,將全班分組,到電腦教室查相關資料,也可和家人一起討論和蒐集。
六、最後在生活課時,各組上臺報告與分享,回家也和家人分享。
成果描述:
一.台灣萍篷草為睡蓮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水蓮花(閩南語)、黃睡蓮、萍蓬草、河骨、台灣川骨或白蘭地酒瓶,堪稱國寶級,是台灣特有的浮葉性水生植物,台灣分怖於中、北部低海拔沼澤或池塘中,也是萍蓬草類分布的最南限。
二、臺灣萍蓬草花期是全年都會開花,尤其是夏、秋兩季最易開花,花朵最外層的五片很較大片,容易被誤認是花瓣,其實是「花萼」,真正的「花瓣」小而不明顯。花瓣十餘枚,黃色,雄蕊數十枚,黃色,長約 1cm,子房卵形,柱頭盤狀,紅色。
三、漿果卵狀,具十多枚種子;種子黃綠色,橢圓形,外覆黏液,果實成熟時不規則開裂,釋放出被白色海棉狀組織(內果皮)包覆的種子,隨著水流傳播,然後沉入水底。臺灣萍蓬草種子的萌芽率並不高,萌發的幼苗存活的機率也不高,必須面臨成株和其他水生植物、藻類的競爭,沉水的幼株也容易受到水棲動物的啃食,所以臺灣萍蓬草最主要的繁衍方式是依賴地下根莖的無性生殖。
四、全世界共有二十多種的萍蓬草,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的溫帶和副熱帶地區,而臺灣萍蓬草卻只生長在屬於副熱帶的臺灣,可說是全世界萍蓬草屬植物地理分佈的最南端,堪稱國寶級的萍蓬草。臺灣萍蓬草又名「水蓮花」(閩南話)不但具有保育價值,同時也具有醫療應用和栽培觀賞的價值。
過去台灣各地水塘多,有生長環境多能生長,近年因水塘消失,已被列為瀕臨絕種,是被公認為最美麗的萍蓬草。多年生浮葉植物,浮水葉近圓形,沉水葉少,花萼花瓣化(花部最外一層),黃色。5裂花部結構-外層為花萼,依序為花瓣、雄蕊(黃色)及柱頭(紅色),花多單生葉腋,花梗甚長。
實施心得
實施心得:
1.老師曾去福山植物園,有看過一些水生植物專家採用人工方式培育台灣萍蓬草,希望台灣特有種國寶級水生植物能夠不斷持續生長繁衍。
2.「水蓮花」蔡秋鳳、黃乙玲、張秀卿都有唱過,老師以前也聽過,但不知道歌詞中的「水蓮花」是台灣萍蓬草,再上教育部閩南語詞典網站去查,確實是叫「水蓮花」。
學習者心得:
學生甲:我查到:台灣萍蓬草的生存能力頗強,只要適合睡蓮生長的環境它都可生長良好,栽植上也很簡單,但由於台灣淡水埤塘已逐漸消失,即使台灣萍蓬草這樣生命力強盛的水生植物,也要面臨瀕臨絕種的命運。
學生乙:我阿媽會唱「水蓮花」(閩南語流行歌曲),歌謠中的「水蓮花」主角就是台灣萍蓬草,但因水塘消失,已被列為瀕臨絕種,是被公認為最美麗的萍蓬草。
學生丙:我以為最外層的是花瓣,原來竟是花萼,花萼花瓣化(花部最外一層),黃色。5裂花部結構最外層是花萼,依序為花瓣、黃色雄蕊及紅色柱頭。
學生丁:「省植物社」有賣,我和媽媽常去逛常看到,我和媽媽也認為是最外層是黃花瓣呢!這次查完資料,才知道那是花萼,我告訴媽媽,她也很驚訝喔!還有社區的應化大排生態園也有種台灣萍蓬草。
學生戊:每次下課,20號最喜歡找我一起到水生植物生態池觀察,常常看到有蜻蜓停在台灣萍蓬草花上面呢!
補充:
臺灣萍蓬草和日本萍蓬草的區分,上網查到:臺灣萍蓬草花的柱頭是紅色,葉子比較是浮水性,日本萍蓬草花的柱頭是黃色,葉子比較是挺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