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遊記—員貝嶼探險記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許自由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跨校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3.04.19
- 參與人數:160
目標:
1.強化教師以澎湖聚落、島嶼之歷史文化、自然景觀、海洋生態之數位學習內容及教學活動設計,充實戶外教育課程的內涵。
2.透過員貝嶼的踏查,讓學生了解澎湖島嶼文化與自然,提升學生對土地的情感、多元文化的認知。
3.透過小隊家族模式的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發揮小隊家族精神,培養學生領導統御才能、團隊合作精神,並增進學生彼此間的情誼。
4.透過各項探索任務、體驗活動,提升學童綜合性之能力,發展關懷弱勢的情操,同時發展學生專題研究、戶外解說、媒體製作等高階能力。
進行方式:
1.行前規劃:
活動前,學校先行探訪活動場地,確認活動之安全性及學習之內容,以規劃教學活動手冊之學習內容。
2.製作教學活動手冊:
根據活動主題,製作教學活動手冊,內容包括校外教學之活動目的、活動流程、探索主題說明、活動流程、小隊家族分組、探索地圖、閱讀資料、活動學習單等。
3.製作探索地圖:
針對探索地點製作約為全開大小之探索地圖,配合活動手冊以提供小隊探索之用。 4.行前說明:
針對校外教學活動,於活動前一天對全校師生進行行前說明,以確保活動進行的順利。
5.小隊自主探索:
根據活動主題,探索活動在隨隊老師協助下,由各小隊家族成員自主完成探索。
6.過程檢核:
根據各小隊所完成的探索地圖、教學活動手冊成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
7.探索主題說明:
##黑石傳說:以澎湖玄武岩為主題。員貝嶼上有豐富的玄武岩景觀,著名的一筆、一硯、一裙更是登島必定造訪之處。
##天佑吾土:以島嶼信仰為主題。龍興宮為島上居民的信仰中心,其傳統祭祀、五營與石敢當等皆與居民緊緊相連。
##萬里長牆:以島嶼植物為主題。澎湖因受東北季風夾帶鹽水煙影響,植物生長不易,但澎湖先民築起長牆阻止狂風入侵,為冬季澎湖留下一絲綠意。
##漁村產業:以島嶼產業為主題。從漁業轉換成觀光業,其再再影響島嶼的發展,員貝嶼是澎湖東海旅遊的一環,未來的島嶼面貌如何?
##智慧傳承:以島嶼居民互動為主題。長者是智慧寶藏,透過母語與在地長者交談, 可提升母語能力、傳承長者的智慧、學習與長者相處之道。
##東海風光:以東海地景為主題。透過海上巡航,由船上的欣賞與解說,了解澎湖東海地的地景資源與夏季燕鷗生態。
成果描述:
1.各小隊完成員貝嶼繞島任務。
2.各小隊完成島嶼自主探索活動,並完成學習手冊中之各項學習任務。
3.學生能向所有參與者進行員貝個學習的的解說。
4.學生能以母語與居民交談,並完成任務。
5.學生共同參與討論、詳實紀錄,積極進行探索活動。
6.學生在團體行動時,能夠展現守時、合群、負責任的態度。
實施心得:
1.出海型態的戶外教育活動,往往對於學生有更佳的學習興趣,設定的教學目標更易於達成。
2.透過邀請縣內學校共同參與戶外教育活動,能成功讓更多師生了解澎湖島嶼的人文與生態,也可以將本校運作多年與成功外教育模式向他校推廣。
3.結合當地社區與業者,一方面使活動易於推展,一方面對於在地創生也有所助益,是未來推動戶外教育課程考量方向之一。
學習者心得:
1.特別喜歡學校辦理到離島的校外教學活動,特別有趣,可以看到很不一樣的東西,又可以學習到很多事物。
2.喜歡跟社區的阿公、阿嬤聊天,雖然常常聽不懂內容,但阿公、阿嬤很好。
3.員貝繞島,風景很漂亮!
補充:
參加人數:隘門國小師生(含幼兒園)、家長(含學生家人)、來訪學校師生共1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