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435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3
2
3
2

農情食課-從土地到餐桌 甘心藷於泥

發表日期:2024-06-27
發表人:ChenTim

其它環境議題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2 覺知人類社會有糧食分配不均與貧富差異太大的問題
  • 策劃/執行人:陳彥彬
  • 動機: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6.25
  • 參與人數:21

目標:

1.培養「在地小農」意識:藉由此活動的引導,讓學生了解在地飲食與環境的關係。

2.落實「在地生產」觀念:藉由此活動的實作,讓學生了解在地農特產品-57號黃金甘藷。

3.鼓勵「自主學習」態度:透過動、分組,藉由提問、討論、實作、分享,完成學習單後覺知自我意識,喚起學生「在地情感」、建構學生「在地文化」,改變自我生活行為,實現永續發展。

4.透過淡江大學水環系「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由教授們所帶領的師生,配合學校食農課程,共同合作,為未來的地方創生,埋下一顆顆充滿希望的種子。

進行方式:

一、引起動機:臺灣哪裡有「甘藷」?
    配合本校五年級校訂課程「在地農業特色」。探討社區有機農業樣貌、有機農作物分布與在地農作營養價值,「甘藷」在社區農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並配合課程讓學生了解:臺灣目前的「低碳農業」、「友善耕作」、「在地飲食」,逐漸成為現今精緻農業主流、更是邁向「永續農業」的不二法門。
    
二、活動一:甘藷百百種?到底有幾種?
    透過照片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甘藷的種類、顏色、食用口感、生長過程等,同時讓學生討論「家中有長輩在種甘藷嗎?」、「甘藷生長速度快嗎?」「吃過哪些種類的甘藷?」、「甘藷怎麼吃你覺得最好吃?」並給予發表。
    
三、活動二:甘藷萬萬能?到底有何能?
    透過提問:「甘藷有何營養價值?」、「甘藷能做出何種料理、零嘴、小吃?」、讓學生討論後進行發表。
    繼續深入討論社區在地甘藷「57號黃金甘藷」的栽種、採收及特色、讓學生加深在地農作的印象與分布。

四、活動三:甘藷食堂-創意料理王
  「微笑地瓜蛋」與「地瓜沙拉大亨堡」,這兩樣皆能讓學生盡情發揮創意的家常料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想像力,加入各種配料和裝飾,讓料理更加有趣!

五、綜合活動:完成學習單與分享
    學生各組先自學(平板)、接著組內共學(討論)、最後組間互學(上臺發表)。進行實作、討論、溝通與分享,完成學習單。

成果描述:

1.加深學生對「在地作物」認知:除了提升理解,實踐於生活中,覺知在地作物對在地農業興衰的重要性。

2.加深愛護環境意識:學生結合「校訂課程」有機食農教育、「自然領域」相關知識、「藝術領域」美學概念、「綜合領域」創意料理等跨領域的學習與展現,完成了學習單、了解在地農業與在地農作的密切相關聯性,甚至是未來社區農業發展,學生們是無法置身事外的。

3.展現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藉由「在地農作美食」的實作引導,拋出議題讓學生討論,學生能表現出主動學習的態度與實作,除了「做中學 學中做」、還能使用平板查詢關鍵資料議題外,還能相互討論,修正錯誤、理解所學。

4.學生個人能力成長:藉由多面向的學習,學生能展現出個人的成長,包括更好的協作成果、問題解決和批判反思,也增強了自信心。

5.反思和總結:學生在課程結束後能夠吸收經驗,理解所學並討論如何將這些知識和技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達到對社區創生與永續農業的目的與情感。

實施心得:

1.藉由課程解說,學生能認識在地農產、在地農作、進而連結在地情感、個人職涯與環境保護等相關概念。

2.藉由創意料理實作,體驗農作從「產地到餐桌」的不易,以及「惜食不剩食」的觀念。

3.藉由創意料理實作,驗證在地農作的多元價值。

4.藉由課程解說與學生反思,在地農產的收穫對社區創生、在地發展的可行性。

學習者心得:

A生:創意料理很刺激,按照老師說的步驟,再加上小組間相互合作,能吃到自己社區種的甘藷,但是是完全不一樣的吃法,我覺得活動真有趣。

B生:謝謝淡江大學的老師來幫我們上課,這次的課程很不一樣,原來阿公種的甘薯(地瓜)這麼有名,之前都不知道,還學到甘藷創意料理做法,很棒。

C生: 謝謝淡江大學的老師讓我知道原來甘藷這種農產品有這麼多功能,我一定要將它的好處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社區裡甘藷的銷路就會很棒。

D生: 原來做一道料理這麼累,真的不簡單!尤其是從田裡面完整的甘藷要經過許多繁瑣的程序,才變成我面前好吃的料理,我們要謝謝農夫、謝謝父母!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善用大學資源融入校訂課程實施食農教育,讓學生對於友善耕種與在地農特產-地瓜有更多的認識,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環境意識
    惟提供的教學成果偏重於地瓜的創意料理,對於低碳飲食與友善耕種等相關環境議題未能多加著墨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7-0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