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89
葉片數:2
澆水器:2

評分項目

3
2
2
3
2

科學教育與環境教育

發表日期:2024-05-26
發表人:柑仔瀨

生態友善科技
  • 環境議題:生態友善科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高雅婷、鄭益堯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5.21
  • 參與人數:140

目標:

1.激發學生科學研習之興趣,提高學生對科學之思考力及創造力,培養學生對科學之正確觀念及態度以及激勵學生獨立研究潛能。
2.培養學生對環境覺知與敏感度與對於環境感受與反應的能力。
3.扎根環境議題的知識學習,幫助學習者具備對於認識自然的運作,人類與環境之間的交互關係與如何達到和諧的基本瞭解。
4.建立正確環境價值觀與態度,幫助學習者發展對於環境的價值與倫理觀。

進行方式:

申請國立科學教育館-科學巡迴車到學校,以戶外教育的方式,透過學生參訪及實際體驗學習,由老師及志工協助分組帶領參觀及導覽與體驗,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我們地球的氣候及資源的變化。進而重視環境教育。

成果描述:

1.透過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之科學巡迴車到校,進行一場科學與環境地的戶外教育,學生們實地參觀展區的介紹,能充分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較以往便利方便。
2.同時讓學生知道科學發展間接我們也破壞了自然環境,造成無法避免的災害,因人為過度開發造成氣候劇變及生物遷徙減少的影響。也透過實際觀賞標本及模型了解人們開發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而反思如何如何愛護我們的環境。

實施心得:

1.讓科學巡迴車到校服務,可以節能減碳,有能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探索體驗學習,效果很好,明年還要繼續申請,讓它成為學校五年級學習的一環。
2.經過這一次科學車提供的科學教育及環境教育的學習,讓孩子們近距離觀察並探索我們所處在的世界的科技與環境變化,更透過參觀導覽及實作體驗遊戲,'讓孩子們瞭解人們對環境帶來的傷害和影響,讓學生覺察科技發展與保護環境和保育的重要。

學習者心得:

1.老師說這次的科學展覽學習活動,我們學到許多環境跟環境相關的科學知識,提醒我們要使用環保餐具,出門帶環保袋,儘量不要再買塑膠瓶飲料,我不要亂丟垃圾,做好分類,讓這些東西不會流到海裡,這也是一種愛護環境的具體行動。
2.我覺得如果我們不重視環境,自然環境就會反撲,如土石流、颱風、全球暖化。
3.科技發展很重要,但有要注重環境保育,才會過度傷害我們的地球。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戶外實地觀察是環境教育重要的一環,相信參與的學生一定印象深刻,若能在活動內容呈現更多有關教導辦理活動緣由,相信內容會更加完整。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5-3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