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小小生態營-校園昆蟲初探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林愛玲/吳政倫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2.07.04
- 參與人數:30
目標:
1.提升親師生的環境素養,並了解棲地維護的重要性。
2.瞭解各式昆蟲與環境的關聯性,探訪校園多層次綠化棲地。
3.觀察校園各式昆蟲的特性、分類及環境知覺與意識。
進行方式:
1.講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影片及圖鑑讓親師生瞭解昆蟲的特徵。
2.帶領生態營親師生30人,至生態園觀察昆蟲的棲地與其環境的相關性。
3.運用生態園中昆蟲棲地的植物來當樂器吹奏音樂引起興趣。
成果描述:
運用五感體驗昆蟲棲地的植物,例如聞花香、果香,嚐錫蘭橄欖、土肉桂的葉子味道,觸摸樹皮感受其凹凸的層次感,用眼找出椿象如何隱身於樹幹中等。
課程結束前,讓學生講述今天的重大發現,並完請學生完整陳述最喜歡的昆蟲四樣特徵,讓學生能夠在大家的面前明白講述及介紹,透過大家不斷的補充和修正,學生更能夠清楚的將今天所學的知識口述,並讓大家瞭解其說的內容。
實施心得:
小朋友帶著講師到校園內容易發現昆蟲的地方,當發現蚱蜢、虎頭蜂、紫斑蝶、紅星斑蛺蝶的幼蟲、馬陸、椿象時都會大聲呼叫講師來為大家介紹,從其棲地、食物及習性仔細說明。
學習者心得:
1.A生:沒想到錫蘭橄欖的葉子可以吃,酸酸的,而且老師還跟我們說,觀察葉子的咬痕可以注意到許多小昆蟲。
2.B生:以前以為樹上爬滿螞蟻很恐怖,怕植物會這樣被螞蟻弄死,原來是共生關係,植物產生蜜露讓螞蟻吸食,順便將植物討厭的昆蟲趕走,真是好朋友。
3.C生:植物不只能做為昆蟲的食物,二枼草和野薑花的花瓣可以做成樂器,吹出鳥叫聲真是有趣。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