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80
葉片數:4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4
4
4
4
4

瑞柑古道的故事

發表日期:2019-04-26
發表人:新北市立瑞柑國民小學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丁乃微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8.04.-108.05
  • 參與人數:15

目標:

1.	認識學校周邊的古道。
2.	了解古道的用途。
3.	能大致說出古道與柑仔瀨的興衰。
4.	能對瑞芳文史有關懷之情。
5.	能對現在方便的生活有感恩之情。

進行方式:

第一至三節
1.	透過提問分享到宜蘭的搭車經驗並結合google地圖引起學生動機。
活動一:
1.	延續準備活動,讓學生思考「在鐵公路發展時代之前先民們如何到宜蘭」導入古道概念。
2.	認識淡蘭古道並聚焦經過瑞芳之兩條北線。
3.	點出瑞芳地點的重要性,並釐清當時的瑞芳實指現今的柑坪社區一帶。
4.	概述柑坪社區內的重要文化史蹟以利踏查。
活動二:
1.	學生實地探訪社區。
2.	由學校出發依序踏查六崁仔、瑞芳公學校、瑞芳商行、古渡船頭。
3.	在史蹟地點導覽並與上課內容連結,也請學生觀察地理環境和地緣關係。
第四到六節
1.	請學生事先做登山準備並與學生說明登山注意事項和要觀察的重點。
活動四:
龍潭山古道模擬體驗
1.利用瑞濱古道與龍潭山連結基隆河谷與瑞濱海邊的相似性,帶領學生模擬先民行走古道的情形。
2.請學生在路途中透過五感感受行走古道的感覺。
3.雨天備案為淡蘭古道短片欣賞討論。
活動五:
1.請學生分享爬完龍潭山的心得,以及五感的體驗(看、聽、聞、口、觸)。
2.想像先民走在古道上可能遇到那些困難、感覺如何?
3. 體會先民的艱辛藉此引發學生感恩的態度。
活動六:
1.透過體驗及心得分享後,指導學生完成課程的心得隨筆。。
2.使用四F提問法引導寫作:
我看到… / 我感覺…
我發現…/ 我期待…(未來)
4. 學生自由分享完成的心得隨筆或其他想分享的課程相關內容。

成果描述:

透過認識學校所在柑坪社區的歷史遺跡踏查和周邊古道、明白古道興衰原因,進而了解本地的文化產業與經濟變遷。另外藉由攀爬龍潭山讓孩子模擬體驗過去先民翻山越嶺的艱辛,從而引發學生的感恩之情。並利用4F的技巧讓孩子能從五感出發,寫出自己踏查與課程中的體驗心得。

實施心得:

1.	透過google地圖讓學生比較今昔前往宜蘭路程的差異,學生反應可以切身感受時間與距離的差異。
2.	單純的瑞濱古道內容及資料較少,因此修正擴寫教案內容:概覽附近的金字碑古道(及其他淡蘭古道支線、基隆河河運等)經過柑仔瀨,讓學生感受到過去柑仔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課程標題也擴大改為<古道與柑仔瀨的故事>以包羅更多內容。
3.	翰林版三年級尚未教到家鄉歷史,未來可移至四年級與社會課內容結合。上課內容「概述」柑仔瀨的產業變遷,後面可以銜接<小礦工>課程將年代往後推移至近現代。
4.	原設計第二次上課帶學生爬上龍潭山,模擬體驗「瑞濱古道」由基隆河谷連結至瑞濱海邊的感受,引導學生思考先民們在古道上的艱辛。後因天候因素無法成行,改由欣賞淡蘭古道短片讓學生間接體驗。
5.	欣賞影片後學生在心得中另外提到對於「手作修復古道」的興趣,是課前未預料到的。
6.	透過備課參閱許多資料、另請教郭阿姨和按圖索驥的社區踏查…等,都讓自己對瑞芳的地理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學習者心得:

王小霖:
「我看到了他們用石頭來蓋房子和路,我也學到我們不能一直在山上亂丟垃圾,我感覺這些地方都可以變得很美麗。我也發現他們都把小菜、小草和樹苗種在高高的地方,我希望這些地方都可以永遠還在。」
趙小璇
「我看到大家努力幫忙維護,我感覺驚訝,因為影片中大家好像很累,但大家都很開心,我發現維修後變得更美了,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幫忙。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棒的活動,老師的說明也很詳盡。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9-05-0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