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尋寶樂-校園踏查趣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朱桂芳、周慧之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8.1.2-108.1.18
- 參與人數:28
目標:
1.學生能知道學校五大願景園地的名稱及位置。
2.學生能透過老師的講解,了解落葉堆肥區的功能及堆肥的過程。
3.學生能彩繪校園學習單,完成獨一無二的學習單。
4.透過學習單有趣的引導,讓學生更加了解學校環境,進而愛惜校園。
進行方式:
1.老師先在教室中進行學習單的講解。
2.帶領學生依照寶箱所在位置進行尋寶,每一定點由老師先講解說明或引導,再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並書寫於學習單上。
3.串聯寶箱與寶箱間的題目為命運或機會題,老師僅帶領學生至定點,由學生自己尋找答案。
4.每一關卡完成後,返回教室進行彩繪校園地圖,最後將學習單張貼於教室公布欄,相互觀摩。
成果描述:
1.學生能透過校園地圖學習單尋找答案,學會自主學習,體驗尋寶的樂趣。
2.學習單融入多個領域及議題,融入尋寶遊戲,讓學生從一張學習單無形中習得多樣知識,學習不再枯燥乏味。
3.學習單最後帶領學生走到遊樂區旁的水寫塗鴉區,除讓孩子體驗寫塗鴉的樂趣外,老師更藉此機會指導學生使用方法及愛惜使用的觀念。
實施心得:
1.考量學生為低年級,老師在帶領學生尋寶的過程中會適度的引導說明,逐步完成學習單,設計題目時盡可能考慮每個區域的特色,並且融入數學、國語、英語、生活等領域、環境教育、能源教育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非常開心,而且也很守秩序,原來校園也是戶外教育的好地方。
2.作品完成之後張貼於教室公布欄,除了可以讓學生互相觀摩作品外,也未教室增添豐富的色彩,一舉數得。
學習者心得:
陳O可:我本來以為蜜園苗圃區裡面的花只能看不能吃,但是後來我才知道那叫做金針花,真有趣!
廖O博:我覺得這張學習單很有趣、好玩。我發現學校建築蓋得很漂亮,植物很奇特也有很多種。還有學校各個角落中,我最喜歡的是遊樂區,因為很好玩。我最喜歡的學校就是永福國小。
黃O羢:我覺得活動很有趣,因為我感覺校園像森林一樣,有很多樹,建築物也很棒,色彩又鮮豔,我喜歡我的校園。
鄭O融:讓我學到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識,比如說萱草可以吃、蓋斑鬥魚會吃蚊子,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落葉可以堆肥。
補充:
1.校園學習單在低年級為校園尋寶趣,以老師繪製可愛的校舍立體簍空圖為中心,融入學校公仔娃娃,以逆時針的方式讓學生依序找到每個園地,閱讀植物牌、解說牌、教學帆布等,培養學生閱讀、自主學習、守秩序等能力,最後能因為親近校園每一個角落,進而培養愛校園、珍惜動植物的素養。
2.學習單題目有低年級老師共同發想設計,校長也親自帶領老師實際踏查後修正題目,最後提案至課發會通過,成為學校特色課程之一。
3.學習單另有關卡空白版,老師可以發想不同的題目填入,成為另一張學習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