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39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1
3
2
2

我所處的地方健康嗎? RUNNING CLASSMATE

發表日期:2024-06-18
發表人:左

環境衛生
  • 環境議題:環境衛生
  • 執行方法:實體遊戲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6 認識台灣曾經發生的重大災害
  • 策劃/執行人:楊靖左
  • 動機: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4/6/14
  • 參與人數:24

目標:

希望藉由課室中建立好對於傳染疾病的先備經驗後,進行刺激、競爭性高的追跑活動,加深印象並提升趣味性。

進行方式:

結合翰林版六下健康課本第八單元:防治疾病一起來。於課堂中說明、介紹及討論「日本腦炎」、「高血壓」、「A型肝炎」、「香港腳」、「結核病」、「腸病毒」、「登革熱」、「急性結膜炎」、「流行性感冒」等等的傳染途徑、預防方法以及不幸感染時的處理方法。在教室建立好知識後,移動至操場競賽。競賽方式:將班級分成4組,每一組6位同學。每位同學背上黏有1-2張答案(有可能是錯誤答案)。答案紙於最前面,上面有各種相關題目,例如:1是透過昆蟲傳染的,答案是「日本腦炎」,所以同時競賽的不同組同學,須盡快撕下背部黏貼「日本腦炎」同學的答案紙,撕下後回報答案在正確的數字中,即可得分;撕到錯誤答案或回答非對應數字的答案,需扣分。競賽10分鐘,當。活動結束後,撕下最多正確答案紙並黏貼於正確位置的組別獲勝。最後回到教室裡抽點問答。

成果描述: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課堂氣氛十分活絡。於活動中並非所以學生都能答對,但藉由追答案、拿下答案、回答、錯誤、追答案、拿下答案、回答、正確的流程,更能增進印象。回到課室中,抽點後八成學生都能完全正確回答。

實施心得: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比死氣沉沉的照本宣科輸入知識的氣氛好很多。這項創新的活動也可以用在其他課目及單元。前置作業有些繁瑣,需製作答案卡、列印、上雙面膠,可再進行護貝,讓答案紙傳遞給不同班級、不同年年段使用。

可修正處:學生抽完卡回答問題時,應讓時間暫停,所有學生都不能動。要專心聽他他人配對的答案。這樣可以一起評斷是否正確,也可了解哪些結束了,哪些題目還能充新回答。

學習者心得:

學生1:活動很新鮮,讓我們用類似撕明牌的方式學習,而且還有錯誤答案很幽默有趣。
學生2:以前沒有聽過日本腦炎,剛才為了追「三斑家蚊」,追了好久、看了好久,我用永遠不會忘記牠是日本腦炎的主要傳播媒介之一。
學生3:要一邊動腦還要一邊跑動,又喘又累,回答到正確答案時非常有成就感。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有趣師生教育的防蚊教學課程,畢竟許多學生還處於吸收知識的階段,對這方面的環境知識稍有陌生, 藉由老師設計的遊戲引導教學,設計不同學習的表現方式,讓許多學生更愉快的學習疾病認識及防蚊的重要性,並增進師生與教學之間的聯繫,未來就有機會改變他們的態度,甚至進一步影響行為。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6-24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