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福生態追追追
- 環境議題:外來物種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劉有為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小組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3年4月3日
- 參與人數:5
目標:
透過小朋友的五感體驗,介紹在成福國小所學習到的沉浸式環境教育課程。在這裡,小朋友認識臺灣的水生植物與外來種侵襲,並培養出孩子對於生態保育的情意情懷,展現出孩子對於環境高度關懷的環境素養。
進行方式:
1.以孩子作為小主播,拍攝3-5分鐘的採訪影片,用孩子的好奇進行探索,用老師的專業進行回饋,透過有趣的互動,展現寓教於樂的一面。
2.讓孩子進行沉浸式體驗,包含穿青蛙裝下水、尋找外來種,以觀察(視覺)、觸摸(觸覺)、聆聽(聽覺)、感受(心覺)等方式,讓孩子了解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成果描述:
1.成果影片如下: https://youtu.be/D3VLSCHLOvM?si=E4GGmI-kTTFrVTNz。
2.透過孩子的影片宣傳,分享給學校親師生分享,預計未來會有破千次以上的觀看率,且可作為未來教材使用。
3.拍攝影片的孩子可以更了解學校的環境生態,觀賞影片的親師生會對學校的生態更感到好奇。
實施心得:
短短5分鐘內的影片,其實比上40-50分鐘的課堂更耗力費神,但透過孩子自發想稿的投入,實地的親身體驗,發自內心的提問,由被動吸收到主動學習,其實比40-50分鐘的課堂還來的精實。更重要的是,不只是在「認知」面相頗有成效,在「情意」面向更適應人深刻,相信這對老師及孩子都是一個深刻的學習過程。
學習者心得:
經過這一次學習,沒想到我們的水草塘竟然是一個這麼有趣的地方。以前總以為這裡是一個沒有人、看起來很可怕、很危險的地方,但經過這一次的體驗,才知道我們的水草塘有這麼多的寶藏,透過穿著好玩的青蛙裝下水,尋找福壽螺與牠的寶寶,還有可以拍攝美麗的照片,這些都是一個難得的經驗。
對了!對了! 還有第一次當小主播,雖然有一點生疏、NG了很多次,但是看到老師辛苦的將我們的拍攝成果展示出來頓時覺得好有成就感唷!希望下次可以再來體驗一次,然後我要一直煩老師影片剪好了沒!? 哈!
補充:
本次影片,為配合台灣健康促進學校所作的影片,透過孩子介紹學校課程,發揚五正四樂精神,展現學校課程特色,同時作為環境教育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