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04
葉片數:4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3
4
4
3
4

踏訪果毅草菇療

發表日期:2022-07-07
發表人:林彥慧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果毅國小教導主任陳怡紋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0.11.17-110.11.19
  • 參與人數:79

目標:

1.讓學生認識果毅里在地特產「草菇」,了解其在地歷史和經濟意涵。
2.讓學生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3.讓學生了解友善農作和一般農作的差異。

進行方式:

1.出發前:教師向學生提問、複習草菇的相關知識。如:生長環境、草菇外型、種植方式、經濟價值等等。並討論實地踏查草菇療時,應該注意的觀察重點。如:建築特色、搭建方式、可以改善的地方等等。
 
2.實地踏查:請在地草菇達人王媽媽,為學生們解說草菇的生長、特性、栽種方式、料理方式。並介紹草菇療的建造特色和室內設計等等。邀請學生們進草菇寮,親手摘下自己的草菇。學生在聆聽的時候,筆記或繪圖紀錄草菇療特色。
 
3.回校後:學生討論筆記重點、個人發現,隔天分享帶草菇回家後所製作的料理。

成果描述:

每個學生都摘滿了一大塑膠盒的草菇,最後滿載而歸。回家後,請家長協助製作創意草菇料理,品嘗並拍照後完成學習單,隔週和同學們分享。
  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引導其思考如何才能讓在地產業永續發展,孩子們利用心智圖,討論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實施心得:

果毅里原本有數十座草菇,因為近年人口外移和工資高漲等因素,產業逐漸沒落,看著菇寮陸續被拆除,學校決心帶著學生認識在地草菇產業,將其納入校本課程,希望能為草菇產銷盡一點心力。
   這次探訪草菇療,孩子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興奮,即使是在地孩子,常常路經草菇療,卻也是第一次進入菇寮裡,終於能一睹裡面乾坤。實際體驗後,孩子們和在地產業草菇產生了更深刻的情感連結,尤其是將草菇帶回家料理後,紛紛提出想法,希望能幫助草菇療能永續發展。

學習者心得:

學生A表示,草菇療裡面光線不足,草菇療主人王媽媽能在高低不齊的土堆上摘種草菇和摘取草菇很不容易,是一件不輕鬆的工作,希望草菇寮能繼續保存下去。
 
學生B表示,希望藉由同學們的腦力激盪,提出創新的草菇銷售方式,能幫助推展柳營的草菇文化。
 
學生C表示,除了用創意草菇料理吸引顧客外,也可以結合美術課將草菇做成DIY吊飾,掛在大家的書包上,宣揚草菇文化。

補充:

草菇是本地(鼓旗後)特有產業,1970年代興盛發展,一片榮景,但是近年受國際市場萎縮、與人口外流等因素,逐漸沒落,但社區菇農並不放棄,進一步與果毅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廣草菇產業與食品創新,希望能喚起在地情懷與草菇產業榮景。
   果毅國小近年閱讀、英語、媒體、藝術及環境教育推展有成,將草菇產業納入校訂課程的一環。校內設計草菇寶寶形象公仔,象徵著每位學生都擔任,草菇產業的文化傳承者。
   本校將草菇主題,結合媒體閱讀、藝術行動、百年果毅等跨領域課程,透過藝術化的公仔設計,將草菇寶寶裝置在校園的綠地上,型塑成本校學生活力的學習圖像。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建議貴校能將曾經嘗試過的方法,不論成敗都留存下來,也是科學驗證喔!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07-18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