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時怎麼辦?
- 環境議題:地震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7 培養對災害的警覺心及敏感度,對災害有基本的理解,並能避免災害的發生
- 策劃/執行人:李雅如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9.9-113.9.13
- 參與人數:18
目標:
1.培養幼生對地震防災應有的認識。
2.地震來時的自我保護方式。
進行方式:
1.以繪本(啊!地震)和孩子講述地震的故事。
2.再配合影片(地震來了!)教導孩子當地震來臨時自我保護的方式-趴下、掩護、
穩住。
3.利用地震警報器在教室實地演練防震避難。
成果描述:
孩子們對地震有了深刻的印象,因之前孩子有舊經驗的關係,所以當老師在講述有關地震相關的防災避難及自我保護方式,能夠在模擬地震來臨的當下,可以立即做出趴下、掩護、穩住,同時也能夠不急不慌張。
實施心得:
地震防災避難應在平常上課時就融入教學裡,本校幼兒園更將此項列入保育課程中,在實作過程中老師發現多數的孩子可以確實做到自我保護,融合生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自我保護,可見平時對災害防治的重要性!
學習者心得:
甲生:我知道地震來了,要馬上趴下、掩護、穩住。
乙生:我會躲在安全的地方保護自己。
丙生:回家後會告訴爸爸媽媽地震來了要趴下、掩護、穩住。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