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34
葉片數:1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1
1
1
1
1

認識家鄉-社子里

發表日期:2023-08-08
發表人:社子國小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陳O瑋
  • 動機: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年12月
  • 參與人數:10

目標:

1.了解在地歷史和文化:學生可以通過實際踏查,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價值
  觀。
2.瞭解地理環境:學生可以經由踏查,探索家鄉的地理特點,如埤塘等,並了解這些
  地理特點對當地社會和經濟的影響。
3.探索自然生態:學生可以進行生態探索,了解家鄉的自然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和 
  生態平衡,並提高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4.深入社區了解: 學生可以走訪社區,了解居民的生活方式、從而更深入地了解社
  會結構和社會互動。
5.培養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學生通過踏查家鄉,可以培養觀察、記錄和分析的能力,
  進而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事物,提升批判性思維。

進行方式:

家鄉實際踏查
1.環保公園
2.埤塘
3.以芳農場
4.東海堂
5.石頭公

成果描述:

1.知識與了解:學生對家鄉歷史、文化、地理、生態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知識。
  理解當地社會結構、價值觀、傳統習俗等。
2.觀察和分析能力:能夠細緻觀察和分析家鄉環境、人文景觀等特點。能夠從多角度 
  思考和分析家鄉的社會、文化、經濟等問題。
3.環境和社會意識:提高對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認識和關注。培養對社會問題、文
  化多樣性的敏感度和理解。
4.實地調查和研究技能:學會進行實地調查、訪談,蒐集資料並進行資料分析。
5.公民參與和責任感:培養對家鄉社區的關心和責任感,促進公民參與。

實施心得:

結合校本課程,四年級的孩子在社子里里長導覽下進行家鄉的踏查。社子里有許多的農田與埤塘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踏查孩子們看見有些埤塘已改為養殖漁業的魚池,有些依舊提供農民灌溉用的水。而原為垃圾掩埋的環保公園,除了大樹林立還有幾張回收棧板做成椅子,孩子們更是忍不住爬起樹來,而里長分享小時候就利用榕樹鬚根,製作成天然的盪鞦韆。在社子大姓之一的葉家古厝(南洋堂)以及其後代葉時旺哥哥經營的養蜂場,在葉哥哥的解說下孩子了解蜜蜂習性之後就泰若自然並認識許多養蜂知識。社子里還有另一個大姓徐家古厝(東海堂)透過徐先生的介紹孩子們認識了百年東海堂的歷史。社子里有很多的土地公以及石頭公,我們來大社子里最大的石頭公,透過解說孩子了解祭拜石頭公,可以保佑孩子健康長大的信仰,透過課程讓孩子用自己的腳丈量自己的家鄉,對家鄉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

學習者心得:

O哲:今天大家來到我們的徐姓宗祠東海堂,我們家族居住在這裡已經100多年,在叔
     公的介紹下,大家對我們的宗祠有更深的認識。
O嫻:原來石頭公可以保佑大家的健康平安,實在很特別。
O宸:環保公園有好多大樹,我們還爬上大樹,很好玩,看不出來這裡原來是垃圾掩埋
    場。
O廷:一開始來到養蜂場,看到蜜蜂很害怕,在葉哥哥的解說下,我開始鼓起勇氣讓
    蜜蜂接近我,原來牠們一點都不具攻擊性。
O誠:看到社子里有很多埤塘,在里長解說下才知道都改成養吳郭魚的埤塘了。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戶外教育的重點著重在自我探究,參觀環境教育的相關課程場域,不僅是認識環境,也可以設計讓學生們事先準備自己的解說課程,或許深度不如解說人員的深入,但是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只是“聽”還有“自主學習”的環境學習,再者,在帶領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時,是否能引出對於環境教育的意涵,若能呈現學員們(老師及學生)在學習後發展出的態度或心得,更能表現此課程的意義,且提供課程的相關資料(如教案,課程計畫或是學生的學習單),在主題回報上必能得到更多的葉片數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8-21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