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15
葉片數:4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4
4
4
3
3

石石在在的好朋友--化石與環境變遷

發表日期:2022-09-29
發表人:Rex

全球氣候變遷
  • 環境議題:全球氣候變遷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李弘善
  • 動機: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21二月—2021四月
  • 參與人數:17

目標:

1.利用科學邏輯,面對自然現象提出合理的解釋
2.藉由動手操作,體驗自然界生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3.利用戶外教育的機會,運用學理知識解釋自然現象並體會「調適」的重要

進行方式:

筆者就讀博班期間研究海洋教育,不管是現場研究或文獻探討,都發現科學性的動手操作屬於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有鑑於此,筆者設計室內的動手操作課程,並且利用畢業旅行的機會,實際到大甲溪觀察海相化石,並且印證板塊運動造成的環境變化。課程分成室內的動手操作以及室外的觀察與體驗,課程進行期間並且在教室內布置化石學習角,讓學生可以隨時觀察化石:

1.體驗板塊運動
課程搭配動手操作,更能激發主動求知。筆者參考文獻與動畫,設計出板塊運動拼圖套件。學生完成拼圖的過程,必須參考套件提供的動植物化石分布以及各大陸塊目前的相對位置以及形狀,還原成兩億年前的盤古大陸。學生完成拼圖後,發現原來南極、澳洲與印度次大陸,兩億年前都是連在一起的,如此可以解釋為什麼南極可以發現樹木與恐龍化石(以前位置不在高緯度,因此氣溫較高),或是喜馬拉雅山如何造成的(印度次大陸撞上亞洲大陸)。還介紹德國氣象學家韋格納(Alfred Lothar Wegener)如何發想出大陸漂移學說,以及1960年代海洋探勘技術進展而確定板塊運動的過程。

2.參觀化石博物館並實際開採化石
筆者為了讓六年級學生能夠在小學最後階段實際在野外觀察化石,特地利用畢旅機會規劃到台中石角國小化石博物館,並且到大甲溪挖掘化石。行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工具準備、採集注意事項、認識板塊運動等等。此行多虧中部化石專家李天德先生(圈內人暱稱化石老爹)導覽,不但領著學生參觀化石博物館,更是全程指導學生尋找化石。學生在大甲溪畔採集到雙殼貝(文蛤、海扇)與海螺(骨螺、玉螺、芋螺)等海相化石,以及海洋無脊椎動物造成的生痕化石(沙棒)。

成果描述:

學生尚未接觸化石課程之前,筆者請他們說明化石的用處,17位同學當中有8位認為化石可以賺錢、12位則認為可以收藏、展覽或欣賞。等到上完系列課程,同學的回應更為多元了:
1.可以推測古代的海流
2.下一次看到同樣的化石,就知道是什麼動物的化石
3.可以知道以前生物的生存遺跡
4.可以了解以前的生物與當時的地質
5.可以知道以前的生物有哪些、長相,也可以猜想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和當時的環境
6.由此可見,六年級學生透過觀察、探索與動手操作等過程,自然而然體會出化石的重要性,從單純且直觀的認定化石只有賣錢或收藏的價值,演變成可以藉由畫石認識古環境以及古生物。

實施心得:

本次課程雖然策劃許久,可惜因為上午行程耽擱的關係,學生只能蜻蜓點水式觀看。學生在大甲溪畔,從原本抱怨氣溫太高、步行太久,到後來驚呼連連,甚至導遊要強制大家離開現場,以免太陽下山要摸黑回到車上。這次的大甲溪化石採集,讓學生親眼目睹板塊運動的威力,不過戶外教學的時間安排則還有改進的空間。

學習者心得:

筆者整理學生的心得與回饋,發現學生一開始認為化石的用處就是展覽、賣錢或交易,畢業旅行回來後,則有學生提出化石可以用來推測古代環境或者環境演變的原因(例如位於山區的大甲溪畔以前是海洋),並且以板塊運動的觀點解釋環境變遷。
由於當時疫情嚴峻,許多後續課程無法實施,殊為可惜。有位六年級學生,在線上課程提到「老師你為什麼喜歡化石?」筆者的答覆是「可以和你們一起探索大自然,一步一步接近真相」。

補充:

化石標本與模型,往往所費不貲,感謝以下善心朋友贊助橫山國小—
台北市立建國中學第39屆校友會(狂社)彭嘉陵、林子健兩位先生贊助化石與模型的經費,詹兆源先生贊助儀器與參考書籍;橫山國小王蘭芝主任以及張溫瑜組長協助申請經費,校友簡月美女士贊助經費;謝荿葳先生與周依儂小姐贊助珊瑚玉首飾;吳俊儀先生捐贈澎湖海溝化石、林宏吉先生捐贈海膽化石;李天德老師捐贈礦物、化石並義務擔任導覽。還有旅居美國加州的化石專家高健為先生長期提供專業諮詢,以及婉謝列名的其他善心人士,在此一併致謝。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完整的教學課程,尤其老師能利用畢業旅行的機會,實際觀察海相化石,並且由觀察與操作體驗中印證板塊運動造成的環境變化。課程也能分成室內的動手操作以及室外的觀察與體驗 對學生多元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相信孩子從親自操作體驗中更能對學習有感。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10-1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