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51
葉片數:2
澆水器:2

評分項目

2
2
2
2
2

雙溪走讀暨了解青年創生活動

發表日期:2024-11-22
發表人:小如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U31 思考生活品質與人類發展的意義,並據以思考與永續發展的關係
  • 策劃/執行人:陳志驅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跨校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3.10.25
  • 參與人數:46

目標:

1.板橋社區大學約八人至雙溪高中參訪並了解地方創生狀況
2.本校學生在地課程身體力行一同走讀雙溪地景 文化產物及青年訪鄉創生過程
3.能了解校外鄰近環境-
(1)雙溪三寶「山藥、毛蟹,和野薑花」   
(2)註腳雙溪定位及功能(間淑慧老師--地方創生)
(3)紅氣球書屋(李聿職員--地方創生)
(4)渡船頭--以往交通要塞,現今閒暇聚會
(5)街上建築風景周家古厝。(一面是石砌側牆、一面是西式紅磚屋窗,屋頂造形非常特殊)
(6)連舉人三合院(雙溪區第一位舉人)
(7)兩條河流的功能
(8)文化—貂山詩社
(9)山忠廟

進行方式:

1.板橋社大同學與本校漫遊雙溪同學一同聆聽教師介紹雙溪高中及社區(認識雙溪PPT)
2.訪看街上周家建築(了解早年建築特色)
3.反思雙溪兩條河流因歷史(北迴鐵路拓寬工程導致洪泛平原被切割)附近道路時常淹水的作法
4.了解雙溪文化鼎盛時期(舉人 貂山詩社--現今尚參加吟詩比賽)
5.知曉紅氣球書屋於本地經營的原因(提供火車站旁能閱讀及休憩的場所)
6.走訪註腳雙溪工作室(認識前身為編輯記者簡淑慧老師返鄉推廣農產品及旅遊特色的原因)
7.返校

成果描述:

1.所有學員皆能聆聽課程
2.學生能針對地方創生原因加以詢問老師
3.社區大學學員皆對雙溪產生能厚的興趣
4.學生能說出雙溪三寶及連舉人厝名字原由
5.漫遊雙溪在地課程可延伸兩條河川功能,討論後續為何沒有建水庫之因
6.後續結合食農課程能將本校植物--左手香拿來製作防蚊液

實施心得:

1.當天雙溪大雨--影響了原設計走訪長度,實屬可惜
2.因同時有校內學生及社大學員,隊伍拉的稍嫌長,後面同學聽取老師講解較辛苦
3.返校後習得地方創生概念,針對食農得到的左手香製作防蚊液,於校慶義賣
4.學生能於等火車空閒期時至紅氣球書屋閱讀免費書籍

學習者心得:

1.一直覺得雙溪這個地方沒有什麼生意,可是聽了簡老師說之後,覺得他很勇敢也很有勇氣,願意回來家鄉做一些事情,我很佩服
2.現在才知道雙溪這裡本來規畫有建水庫的計畫,有聽漫遊雙溪老師說過當時正反意見吵得很兇,只是後來因為維護生態環境,所以沒有建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規劃校外教學不容易,老師辛苦了!老師能以學習單深化戶外學習,並統整各領域的知識、技能與行動,讓孩子寓教於樂,非常用心的教學設計!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2-09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