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社區共創綠色生機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王洛夫、賴玉敏、黃慧萍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12年9月至113年6月
- 參與人數:1300
目標:
一、全校師生與社區志工對於植物生態有更深入的關懷
二、低年級從香氣植物作為探索目標,中年級以植物的種子和果實作為探索目標,高年級以植物的抗氧化力作為探索目標。
三、從認識植物而喜愛植物,進一步轉化為關懷環境的動力。
四、學校與社區共同營造充滿綠意的生物多樣性校園。
五、規劃永續經營的校本課程,期待年年推展,不斷精進。
進行方式:
一、低年級由賴O敏老師帶領,(一)探究:在校園中尋找有香氣的植物,以平板電腦執行圖片搜索。(二)分析:了解香氣植物的名稱、外形、分類、生態習性等。(三)藝術呈現:製作校園香氣植物地圖。
二、中年級由黃O萍老師指導,(一)採集:收集校園中各種植物的種子並分類,(二)探究:了解種子的外形、傳播方式、產生的季節等。(三)藝術呈現:製作校園植物果實地圖。
三、高年級由王O夫老師指導,(一)了解校園植物的花和葉的抗氧化力,以間接碘滴定的方式進行檢測,(二)深入了解屬性,也研究作為花草茶的生活應用可能性。(三)製作與品嘗花草茶,評估花草茶各種搭配的營養價值。(四)探究成果列入高年級正式課程,並參加科學展覽。(五)呼應低年級香味植物地圖,讓高年級生在校園中做香氣辨認。
四、成立鶯小循環農業群組與鶯小野菜學校群組,透過公開社群媒體傳遞知識、凝聚教師與社區力量。
成果描述:
一、全校將課程連成一體,成為校本課程的一部分,全校師生與志工及家長、社區熱心人士共同參與,並以LINE群組來聯繫推廣宣傳,參與者熱烈響應。
二、低年級的學生(一)從外形辨認,認識了許多植物,也學習到如何用圖片搜尋的方法。(二)從接近植物,聞植物的香氣,而對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低年級將探索成果製作成校園寶物地圖,參加全校性的校園寶物地圖比賽,榮獲優等佳績。
三、中年級的學生(一)因為接近樹木花草,觀察到了從來沒有仔細看過的植物的果實,(二)產生了更大的好奇心,也對植物升起憐愛之情。(三)中年級將探索成果製作成校園寶物地圖,參加全校性的校園寶物地圖比賽,榮獲優等佳績。
四、高年級的學生,(一)因為收集植物樣本,認識了更多植物,(二)能分辨是否能提供食用(三)抗氧化力的檢測幫助學生了解植物的營養成份。(四)參與護樹行動(五)完成科學展覽報告
實施心得:
一、全校實施:校本課程得到全校教師的認同,肯定學校綠化與有機栽種的成效,主動加入社群與媒體。
二、社區參與:社區志工樂意與學校配合進行活動,覺得對社區是有幫助的,主動在社區推廣。
三、探究充實:學生們對學習內容是感到好奇與投入的,在探究學習的過程學到了很多,覺得很充實。
四、永續經營: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讓學生從認識植物轉化為喜愛植物,進一步轉化為關懷環境的動力。同時,學校與社區共同營造充滿綠意的生物多樣性校園。
五、這次的校本課程統整結合了各個年段,也將過去所做的零星教材與教案系統化整理,多元、豐富且有條理,是非常完整的規劃。
學習者心得:
A生:我透過辨認植物外形和操作平板電腦使用圖片搜索的方法,學會很多平板操作技巧,網路資訊是很好的探究資源,我認識了許多植物,感覺真不錯!植物世界是一個充滿多樣性和美麗的領域,讓我們一起探索更多關於植物的知識吧!
B生:果實是植物的重要部分,它們包含著種子,是植物繁殖的關鍵。此外,果實也是人類飲食的重要來源之一。我透過觀察植物的果實,產生了更大的好奇心和憐愛之情。
C生:我認識了奇妙的植物,芳香萬壽菊香氣迷人,並了解它的營養成份。芳香萬壽菊是一種令人著迷的植物,它的香氣、營養成份和抗氧化力都讓人驚嘆不已。
D生: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植物的營養可以用碘液的滴定做客觀的測量,而碘液其實很容易取得,我更了解植物,也更珍惜植物的營養。
志工A:感謝學校有此校本課程,讓社區志工能與全校師生一同對植物生態有更深入的關懷,且透過網路群組隨時吸收新知,參與感十足,跟緊學校教學脈動。
志工B:我將學校的野菜引進社區的陽台和空中花園,賞心悅目還有菜可吃,真開懷!
教師A:探究過程讓我充分驗證「教學相長」,了解許多植物與健康、營養的概念,對任教的領域與探究學習的引導,都更有信心了。
教師B:有了跨年段連貫的課程設計,教學更得力。
補充:
補充:
1.學生能從探究學習與自然觀察實驗中獲得樂趣, SEE、THINK、WONDER(觀察、思考、好奇)這是教學過程極大的豐收。
2.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延續課程,認識校園植物全貌為主幹,到輔學習的探究抗氧化力實驗方法,到最後的副學習認識生活中植物的抗氧化生機,讓孩子的探究扣緊生活,解決問題。
3.社區志工參與帶來更多資源,也給學校正向的鼓舞與肯定,甚至成為輔導室輔導工作的助力。
4.透過公開社群媒體傳遞資訊、凝聚情感,效果良好,人氣頂旺,是推廣教學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