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生活
- 環境議題:動物保護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容佳瑩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 年 10 月份
- 參與人數:95
目標:
跨領域雙語綜合教案共三節課
(一)
1. 認識全球暖化的起因。
{氣候變遷}覺知人類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二)
1. 認識垃圾對環境的影響
2. 認識4R(reduce, reuse, recycle, repurpose)的目標
{永續發展}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能源資源永續利用}覺知資源過度利用(超出環境乘載)導致環境汙染與資源耗竭問題
(三)
1. 蒐集與應用資源,用以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能源資源永續利用}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的原理
{能源資源永續利用}培養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進行方式:
三年級綜合第五單元家事
(一)
1. (暖身活動: 5分鐘)教師展示淹水、焚燒森林等極端氣候的照片,引起討論。
2. (教學演示: 25分鐘)教師說明溫室氣體的原理以及人類過多排放二氧化氮造成氣候變遷。並撥放{BBC: 二氧化碳令地球變暖背後的原理}
3. (總結: 10分鐘)教師播放繪本影片{我家不見了}加深學生對全球暖化的理解。
(二)
1. (暖身活動: 10分鐘)教師詢問學生雙北垃圾隨袋徵收和隨水價徵收哪一比較便宜,引起動機。接著,教師說明隨袋徵收比較便宜,且讓垃圾減量許多。
2. (教學演示: 25分鐘)教師說明4R的理念並舉例。教師接著播放{聯合國: 塑料海洋}
3. (總結: 5分鐘)教師說明目前台灣常見的減塑方式,例如:不用塑膠吸管、塑膠袋收費,希望學生能理解並遵循。
(三)
1. (暖身活動: 10分鐘)教師詢問(1)學生平常在家會不會做家事。(2)有沒有知道的做家事小技巧。
2. (教學演示: 25分鐘)教師(1)介紹常見做家事的英文單字,(2) 教師介紹做家事可以節省資源的小技巧,培養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3) 教師介紹舊衣回收、二手市場,使學生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的原理。{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3. (總結: 5分鐘)教師播放省水小影片{2015-南水局多元化-節水妙招-小雞的省水教室}。
成果描述:
1.學生能以口頭的方式,說明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乃因人類在工業革命之後大量碳排放所致。
2.學生能理解政府推行節能減碳政策的原因,並且願意以行動參與。
3.學生能思考平常節省資源的小技巧。
實施心得:
經過這一次長達三周的主題教學,我能感受到學生的求知慾。他們追問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並設想解決之道。同時上課堂中,也能提出平常的節省資源小技巧,能感覺學生對環境議題的熱切求知,並願意實際參與。
學習者心得:
A生:原來是工廠太多,樹木太少,導致全球暖化。
B生:塑膠做的東西會殺死鳥,我以後會減少使用。
C生:為了減低溫度,我會減少開冷氣。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