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塑、減塑~八斗子淨灘行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林愛玲、張宇欣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23.10
- 參與人數:60
目標:
我們將戶外教育與環境教育結合,除了在學校內舉辦海洋講座,向學生宣導減塑的重要性外,更帶領學生走出學校,實地參與淨灘活動,共同投入關心海洋的行列。學生在參與淨灘活動後,更願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一次性使用的產品。我們知道面對源源不絕的垃圾,唯有人類從源頭減量才是解決的根本之道。
我們也將無塑生活融入淨灘活動中,產生垃圾的減量,用節能減碳的方式珍愛海洋。我們希望鼓勵學生能進一步邁向『不只「撿」不停、更要不停「減」』的「源頭減量」的最終目標。也期望學生能從淨灘中了解正確處理垃圾的重要性,人人都能成為守護地球環境的一份子。也希望學生能從自己出發,影響更多的家人、朋友,實際了解海洋垃圾的問題,能一起加入守護海洋的行列。
進行方式:
我們參與了和泰汽車的海洋淨灘活動。在活動前,學生先參與了相關講座,引導學生們了解何謂淨灘,什麼是海洋垃圾?海洋垃圾與海洋生物、與人類間又有哪些關聯?再者,所謂的塑膠微粒又是什麼?對生態、對人類、對各類動物們的影響又是如何?在經過一連串的解說、討論、分享…後,學生們對與此相關的議題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後,再帶領學生實際至基隆八斗子進行淨灘活動。
成果描述:
藉由實地的淨灘活動,學生們了解到人類行為和海洋生態甚至是地球的未來都有密切的關係,只要在生活中多用點心,要做到環保愛地球這件事其實並不難,每個人如果都多做一點,那就可以發揮正向的影響力,鼓勵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善待海洋、珍愛地球的行列。
實施心得:
經過這次的八斗子淨灘活動,學生感受到:垃圾是源源不絕的出現在海洋上,是因為人類一直不斷的製造垃圾,希望地球能永續生存的話,我們必須要減少海洋的垃圾。想達到這樣的目標,必須從源頭做起,我們要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不用一次性物品,使用環保餐具、環保袋等可重複利用的物品,為地球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學習者心得:
甲生:我從來沒有仔細看過,原來海灘上面有那麼多細小的垃圾,難怪連海龜也遭殃。
乙生:我和同學看到一直有撿不完的垃圾,有吸管、烤肉網、啤酒瓶、免洗筷,來烤肉或是遊玩的人應該把自己製造的垃圾帶回家才對呀!
丙生:人類真的很不應該,海灘上的垃圾都不是海洋生物製造出來的,但卻是由牠們接受處罰。
丁生:我們要做好垃圾的減量,只有這樣,海洋垃圾才不會愈來愈多,地球和人類的壽命才能都變得更長。
戊生:外出時,我們家都會自備購物袋和環保袋具,我們不使用一次性的物品,雖然對我們來說,只是一件小小的事,但是,很多人的力量聚集起來,對海洋環境和地球卻有非常大的幫助。
補充:
學生過往都只是從課本、新聞、報紙上知道海洋垃圾的問題嚴重,但經過實際的淨灘活動後,學生身體力行,對環保議題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更願意積極採取行動,一起加入守護海洋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