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品質也很重要之二
- 環境議題:空氣污染
- 執行方法:實驗、實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0 覺知能資源過度利用〈超出環境承載〉導致環境汙染與資源耗竭的問題
- 策劃/執行人:梗枋國小體衛組/宜蘭縣黎明國小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1.29-112.12.21
- 參與人數:13
目標:
一、配合國家重要政策,輔導各國中小學執行各項環境議題宣導。
二、推廣空氣品質教育,確保學生認識空品資訊及因應之基本知能。
三、鼓勵本縣師生發展DFC(Design for Change)的課程學習模式。
(配合宜蘭縣校園空氣品質行動方案徵選計畫)
四、希望透過空氣品質教學過程,讓空品議題延伸至家庭場域,增加影響力。
進行方式:
行動方案說明:
一、執行為四年級,課程名稱為:「室內空氣也很重要之二」,計畫執行結合自然科學學習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為前一個學年度課程「室內空氣也很重要」之發展延伸,希望除了在校園內推廣重視空氣品質,也希望將此觀念推廣至學生家庭。
二、以DFC行動四階段,執行空氣品質宣導項目或相關議題:5.融入課程教學
三、活動執行流程:DFC行動四階段
(一)FEEL:感受 (二)IMAGINE:想像
(三)DO:實踐 (四)SHARE:分享
成果描述:
一、 引起動機
*FEEL:感受
1. 請學生說說看,生活中所見影響空氣品質的相關經驗。(配合社會課中關於廟宇的環保新作為、健康課關於菸害的內容,以我們可以影響改變的為範圍)。
2. 分享討論室內空氣品質給自己的感受經驗。(菸害、油煙等具體因素)
3. 參考之前他人實踐的方式,再討論關於室內空氣品質,我們還可以怎麼做?
二、 發展活動
*IMAGINE:想像
1. 觀察家裡空氣品質情況,推想全校各學生家庭可能的空氣品質情況。
2. 想像如何讓這些空間空氣品質得到改善?
(1)室內盆栽(2)提倡禁菸
(3)宣傳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訊息
*DO:實踐
3. 實際討論、實作。
(1)準備盆栽、改善空品及戒菸小卡(設計繪畫影印)
(2)班級發放響應(帶回擺放、拍照回傳)
4. 若行有餘力,還可以怎麼推廣到全校?
三、綜合活動
*SHARE:分享
(1)將盆栽帶回分享、告知家長空氣品質的重要性
(2)請同學拍照回傳
(3)返校後課堂上分享
實施心得:
此次是本校第三次進行類似的DFC(Design for Change)教學活動,活動設計有去年之延續性,重點在於能將此計畫之影響力延伸至家庭當中。
不過可能活動較為簡單,影響力仍有限,但也有獲得部分家長之響應。整體而言學生頗有收穫,也以實際行動,美化家庭與校園之室內空間,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並在過程中使議題推廣至家中。
學習者心得:
○吟:我把盆栽帶回家,媽媽也很支持,這是很好的活動。
○豪:雖然我沒有帶回家放在家裡,但是我把它放在我們教室裡面,希望教室的空氣更好。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