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踏查-田寮「臺灣詩路」之旅
- 提報分類表:認識社區
- 策劃/執行人:邱郁凱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17/523
- 參與人數:60
目標:
一、能夠透過走讀活動認識社區並帶領孩子體驗臺語文化之美。 二、學生能實際走入社區的每一角落,關心每項事物,珍惜社區文化之美。三、實際操作植物染,體驗先民如何利用周遭的植物來染布,了解先民的辛苦。
進行方式:
一、由當地志工媽媽指導如作製作植物染,利用蘇木浸泡染色,先將布用冰棒棍和橡皮筋綁緊,並依學生的自由創作分別將綁好的,再將綁好的布條置入蘇木桶中加水加熱染色浸泡。二、由志工帶領全校師生實際踏查「臺灣詩路」,經過一長排的木棉花道時,也觀察了木棉花的樹幹及花和果實,觀察並了解到為何木棉花的種子有棉絮般的翅膀。 三、沿路欣賞步道上各篇詩路作品,這些都是昔日的臺語文學作家的作品,跟著志工媽媽的詳細解說及帶唱,更能體驗社區文化之美,體會先民的生活。四、回到社區文化教室,領回浸泡後的植物染,打開自己的作品時,都不禁為自己的成果而高興,也了解到不同的綁法就有不同的紋路表現,也能欣賞別人作品並且收穫滿滿。
成果描述:
一、植物染是用天然的蘇木汁液當染劑,並不是使用化學染劑,學生也體會到先民如何利用環境的植物來製作染劑;而學生的作品也琳瑯滿目,從做中學,也學中做,實際操作更富意義。 二、詩路步道是社區散步踏青的好場所,配合的臺語詩詞歌謠更能發思古之幽情,環境即是生活,學生也能體驗臺語文之美。
實施心得:
社區是要實際去體驗觀察的。透過學生實地參訪「臺灣詩路」,不僅將學生從教室帶往自己所居住的社區,觀察社區的每一件事物,實際操作染布,讓自己獲得的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更是自己所能實際觀察觸摸到的環境生活。很慶幸社區有這麼一個讓人體驗文化的好場所,也希望孩子能珍惜並獲得更多知識。
學習者心得:
一、王○○:植物染布很難但是很好玩,尤其是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現時,我興奮極了!想不到花紋可以這麼漂亮。 二、洪○○:植物染布需要很大的耐心去綁橡皮筋固定,雖然綁得我手好疼,但是看到作品時我真是高興呀!三、王○○:在參訪步道時我看見木棉花的樹幹刺刺的,木棉花的果時好大一顆,我也看見棉絮在空中飛好壯觀喔! 四、楊○○:步道上的臺語歌謠好有趣喔,雖然我不會唱但是跟著之志工阿姨唱也真是好聽。五、林○○:步道就在社區附近,這裡環境好幽靜,下次我也要和家人一起來,把這裡的歌謠都學會。
補充:
參考網址:臺灣詩路: 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631/%E5%8F%B0%E7%81%A3%E8%A9%A9%E8%B7%AF
此地位於鹽水田寮社區內,為附近社區郊遊踏青的好去處,此社區亦為學校學區。在偏鄉中也能有一處規劃完善的步道讓社區居民利用,也不啻為好的環境教育場所,更是寓教於樂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