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成河
- 環境議題:節水教育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怡然自得、節水講師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09.20
- 參與人數:29
目標:
1.感受每日用水經驗拼圖。
2.知道如何製作雨撲滿。
3.洗滌水再利用方法與實踐。
4.看懂省水標章。
5.節約用水,從己做起。
進行方式:
1.根據經驗,討論一天從起床到睡覺,何時會用到水?用多少?
2.從2015年到2020年,每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暴增,討論原因。
3.討論停水的經驗,沒水會有什麼災難?
4.介紹雨撲滿是什麼?如何製作?
5.討論水如何二次利用?
6.介紹省水標章。
7.討論如何改變用水習慣。
成果描述:
1.早上從起床、刷牙洗臉、煮飯、上廁所沖馬桶、清潔洗手......,到晚上的洗澡,都要用到水。
2.學生分享現在人過得比較好,泳池、泡澡等享受比較多,所以用的水也比較多。
3.有時颱風來會停水,停水時好痛苦,無法洗手沖馬桶,廁所好臭。
4.蒐集雨水過濾後能再利用,小朋友都覺得好環保。
5.小朋友分享很多平時可以改變習慣來省水的方法,如兩段式沖水、用洗菜水澆花等。
6.認識省水標章。
實施心得:
透過老師講述、學生自身經驗的結合,大家發現一天的用水次數與用水量還真不少,
學生分享了很多沒水的痛苦,進而發現,有些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像是刷牙漱口時不關水龍頭、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洗碗洗菜時持續開著水龍頭,都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水資源。很多時候只要我們改變一下用水習慣,節約用水,就能減低用水量。最後的水撲滿介紹,讓小朋友知道原來利用水撲滿存取的水二次利用,可以省下很多水資源,既環保又省錢!
學習者心得:
A:沒水好痛苦,有水萬事足。
B:節約用水從自己做起,其實不難。
C:我們教室外面的水龍頭可以來裝省水裝置。
D:家裡有看過這種標章,原來這是省水標章。
補充:
有些日常的生活習慣,像是洗手時不關水龍頭、洗東西時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洗菜時持續開著水龍頭,都是浪費水的行為。有時念頭一改,用聰明方法,如改以漱口杯刷牙、以淋浴代替泡澡,就可以輕輕鬆鬆達到省水效果。現在市面上有不少家電通過水利署認證,獲有「省水標章」,不論是省水二段式馬桶、水龍頭、蓮蓬頭、洗衣機等,通通都能找到有節水設計的選項,不僅是缺水時的福音,長期下來也能為家庭節省一筆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