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後村圳
- 環境議題:水污染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郭素貞、王維、蔣淑媛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9.06.03
- 參與人數:42
目標:
環境與我的對話對孩子來說關係密切,但是在這知識環境爆炸及3c產品迅速的感染下,雖然帶來很多便利,也讓孩子們失去抬頭看看世界,了解周遭環境,甚至主動關懷環境的機會,為了培養孩子們愛家愛鄉的情操,深耕他們的環境素養,珍惜愛護自然、了解人與自然共生的環境倫理意識,我們期盼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小小的樹苗,從學校教育扎根,是以大自然為師,貼近自然生活,從活動中讓孩子們去接近水、疼惜大自然,讓他們更懂得『親水、愛水、節水』與關懷地球,因此設計了本次的課程,讓師生一起來關心水環境品質、共同保護水資源,也讓有趣豐碩的水水鹿角溪校外教學成為學生的最愛。
1.增加學生對家鄉環境的關懷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並進而珍惜環境資源。
2.了解互動學習與經驗分享,提昇環境教學效能與行動力,進而推廣環境教育。促進「山環佳境‧在地生活」的教育成為校園中互動參與的課程,提供全校教師教學之參考。
進行方式:
(一)教學策略
一、主題式學習:將認識後村圳以ppt呈現,互動學習、循序漸進教學。
二、校外教學:以觀察、蒐集、預測、分析、溝通、互動學習活動,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成效。
三、結合學習經驗、創造生活樂趣:以學生的家鄉生活經驗為中心,藉由課程設計與學生參與,引發學生愛護環境的情懷。
四、本課程完全自編:以學生學習為主題,由社群成員共同討論,研擬教學課程,並經過教學過不斷的修正改進。
(二)教學方式
說坦白話,身為山佳的老師, 對後村圳並不陌生的. 透過這次的水質監測, 讓我對這片區域有了像發現桃花源般的美好初體驗, 漫漫河水, 遍地的綠意扶疏, 伴隨著清新空氣,全身都舒活起來了. 這是終日鎮守在辦公室電腦前的自己很難得有的暢快感! 這後村圳背後意義不僅是童年相伴的河水, 隨之而來的水棲生物的孕育,水岸植物的生長,以及小動物的自然環境,再再重建了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這麼棒的天然景觀, 身為它的鄰居的我們, 當然要來好好認識一番!
一、小動物、水棲生物及水質檢測相關介紹
1.小動物觀察站:由於小昆蟲怕受驚嚇,安心安靜觀察水圳附近進動物
2.水棲生物觀察:可認識水中小生物, 另可順便觀察水生植物
二、水質檢測:
1.可在「學校後門」校外後村圳進行, 可做氣溫測量(溫度計; 氣溫越高則水中溶氧量越低, 不利於水中生物生長), 水溫測量, 及水中酸鹼度測量(石蕊試紙測酸性.中性.鹼性; 廣用試紙測ph值)
2.檢測校內飲水機飲用水和後村圳河水水質做比較
三、網路資源:後村圳(後村圳活動最新訊息) 資料討論與分享
四、繪畫~畫我家鄉河水
五、作品欣賞與經驗分享
成果描述:
以孩子生活週遭的「水」作為思考珍惜水資源的環境教育,讓同學們知道水與生活的關係進而能愛水節水,本課程善用社會資源,重視學習過程實務的體驗,也讓學生們自發性的探索,讓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學習甜美的果實與樂趣,已達到學習的目標。
實施心得:
為了培養孩子們愛家愛鄉的情操,深耕他們的環境教育素養,珍惜愛護自然、了解人與自然共生的環境倫理意識,我們期盼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小小的樹苗,從學校教育扎根,是以大自然為師,貼近自然生活,從活動中讓孩子們去親近水、疼惜大自然,讓他們更懂得『親水、愛水、節水』與關懷扶助他人,因此設計了本次的課程,讓師生一起來關心水環境品質、共同保護水資源,也讓有趣豐碩的水水後村圳校外教學成為學生的最愛!。這次水質監測, 除了要感謝大家邀約,學生初識後村圳,收獲體驗河川生命檢測的經驗,真的非常感謝!課後環保局人員還給了我們水質監測的用具,改天還可以再體驗,真的很感恩!
學習者心得:
學生A: 我學會檢測河水乾不乾淨,知道河水和我們喝的水不一樣。
學生B: 可以再上一次水質監測的課嗎?因為很有趣!
學生C:和同學一起關心我們的河川,超開心的!
學生D:. 我喜歡走河邊的路到學校。
學生E: 要保護河川生命不要亂丟垃圾到河裡。
補充:
與山佳里辦公室合作,感謝里辦公室提供教學有獎徵答獎品.也謝謝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供檢測工具,大家一起做環保生活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