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TNVR
- 環境議題:動物保護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徐良瑛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容易
- 實施期間:109-11-25
- 參與人數:4
目標:
一、認識TNVR,並瞭解與TNR的不同。
二、瞭解犬貓的性成熟與結紮。
三、討論在路上遇見動物遊蕩時,自己要如何辨識是否為流浪動物及怎麼做。
進行方式:
一、由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浪貓浪犬進行描述,引導學生說說在平日看到浪貓
浪犬時,牠們的外型、性情、行為等。
二、教師展示一些圖片讓學生回想下有沒有見過剪耳的浪貓浪犬,進而介紹TNVR。
三、介紹在TNVR中,誘捕與直接抓浪貓浪犬做結紮的不同,以及為什麼一定要做TNVR
的重要原因是讓犬貓絕育,不讓悲劇繼續繁衍。
四、跟學生解說犬貓的性成熟與結紮時間及相關行為,
五、介紹中途之家、浪浪別哭等動保團體。
六、最後請每位學生就今日介紹到的浪浪小知識,讓學生討論目前自己可以做到卻還
沒能做到的三個如何對待浪貓浪犬的行動,自行筆記完成後上臺與老師和同學們
分享說明。
成果描述:
一、學生瞭解到TNVR行動可以控制某個區域內流浪貓犬的繁殖速度,以人道、有效的
方式達成源頭減量效果。也知道摘除貓犬生殖器官(子宮卵巢/睪丸)後的好處是
牠們在絕育後便不再繼續發情及交配,進而避免一些困擾行為的發生。
二、貓犬的性成熟時間其實比想像中的早,如果沒在適當時間做絕育或結紮不僅會讓
貓犬養成亂尿尿、吼叫等壞習慣,對人類居住的環境也會有影響與破壞。
三、有些浪狗浪貓野性強,有攻擊力時,無法誘捕牠們該怎麼辦?老師進一步介紹一
些中途之家、浪浪別哭等動保團體,這些單位皆能協助浪浪去做TNVR。
實施心得:
學生在此之前,在路上看到四處走動的貓犬,並不會特別留意是有人飼養的寵物還是流浪動物。此次透過介紹TNVR,可以讓學生明白到在自身周遭中,有TNVR的浪貓浪犬會長期在生活範圍中活動,共同在這區域生活著。
學習者心得:
學生透過思考與討論,以自己現在的年紀能為浪浪們做些什麼?
學生小妤說:現在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就想養貓狗是需要再三思考的,也要跟爸媽好
好討論,之後想養一定會考慮以領養替代購買。
學生小歆表示:回家後會開始注意附近有沒有愛爸愛媽固定餵養浪浪。
學生小宸說:放學等公車時,會觀察公車站附近的浪貓耳朵有沒有做結紮的標記。
學生小嬅說:自己以後看到浪浪們要先遠遠觀察,不要太衝動衝過去,會嚇到那些浪
貓們或是被野性強的浪狗攻擊。
補充:
原本學生以為結紮是個不人道的行為,但透過此次說明從不同角度去看,浪貓浪犬的結紮能讓其無止盡生育的惡性循環不再繼續,也能讓人類的居住環境不被干擾,以結紮替代撲殺,是對人類及對牠們最佳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