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蔬菜~食農教育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閱讀或講故事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楊雅捷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9.05.07~109.06.04
- 參與人數:28
目標:
1.讓學生知道蔬菜的生長周期。
2.讓學生曉得為何要涵養植物及保護環境。
3.學生學習後能夠看懂農民曆並知曉為何要按時令進食不同食物。
進行方式:
1.全班共讀繪本《菜園裡的小世界》。
2.老師帶領學生閱讀文本。
3.閱讀家家戶戶都備有的農民曆。
4.請學生分組,各組提出至少2個問題提問家長。
5.邀請家裡有種菜的家長來校分享種菜心得。
成果描述:
1.學生能夠知道何謂當季蔬果、漁獲。
2.學生能獨自完成學習單並訂正錯誤。
3.學生習得如何看懂農民曆並能理解四季變化導致作物的不同。
4.學生懂得保持秩序尊重講演者以及適時發表。
5.學生能夠體會到凡事應該「從自己做起」,方能進而影響到週遭的人的行為。
實施心得:
1.友善農事耕作的觀念要從小養成,而父母、師長的「身教」更是非常重要。
2.「作中學」,可令學生對市面上販售的蔬菜、水果、魚類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3.邀請學生家長來校分享能夠讓學習活動觸及更多人。
4.學生可將習得的知識轉知其他家長,促進家長對學校課程的瞭解。
學習者心得:
1.40705:讓我知道為什麼現在沒有賣哪種水果!
2.40711:原來一年有這麼多的節氣啊!
3.40718:原來有的菜不需要常常澆水,有的也不必施肥料。
4.40722:咖啡豆的果實和喝的咖啡一點都不像,令人吃驚!
5.40725:從來沒吃過農民曆上面有的菜和魚呀!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