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教育場所參訪-南區氣象局、北門遊客中心、井子腳鹽田學習記
- 環境議題:全球氣候變遷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3 認識天氣的溫度、雨量要素與覺察氣候的趨勢及極端氣候的現象
- 策劃/執行人:黃0傑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0年4月29日
- 參與人數:70
目標:
一、藉由參訪氣象局瞭解地震、颱風的來由,並瞭解現今全球氣候變遷原因、影響及解決之道。
二、透過戶外學習經驗,促進學童在學習動機、批判思考、互助合作等多面向的表現。藉由這種經驗養成孩子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與土地建立連結,培養出自信以及社會參與力。
三、認識生態環境與人類產業活動的互動關係,知道日曬鹽是如何生成,體驗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傳統曬鹽、挑鹽的過程,了解先人胼手胝足,開創家鄉產業的辛勞。
四、鼓勵學生參訪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促進環境教育產業化,並且充實學生環境教育知能,加強學生環境教育觀念,培養其環境素養、提升對家鄉環境的責任感。
五、透過校外教學的體驗,讓孩子迎接廣闊多元的戶外學習管道,如山野生態環境倫理、在地人文歷史、農漁鄉村產業等,積極落實優質校外教學,還給孩子們創意活力、親身體驗參與的學習經驗。
進行方式:
一、申請「臺南市環境教育場所參訪活動計畫」經費補助,獲補助後排定參訪行程。
二、第一站搭車至「南區氣象中心」分組教學並進行導覽解說,讓學生了解天體運行,百年觀測站及地震的形成等課程。第二站「北門遊客中心」到北門遊客中心欣賞美麗的風景並且進行導覽解說,北門的潟湖、生態,野鳥及大鯨魚標本的由來。第三站「井仔腳鹽田」先由解說員解說製鹽過程,再讓學生親自到鹽田,體驗傳統的曬鹽及挑鹽以及踩風車汲水。
成果描述:
一、南區氣象局氣象展示場不僅還原了古蹟之美更蘊含了世代交替的文化傳承,參觀者可見證一百多年來氣象進步的軌跡,亦可瞭解自然科學的奧妙。 在我們的認知當中,氣象局有著相當精密的科學儀器,也背負著天氣預報的責任,此次除了有氣象局的專業人員為教師進行導覽解說,更可以參觀多項精密的氣象偵測儀器與模組。經由導覽員解說後,學生瞭解地球暖化、溫室效應、極端氣候等全球氣候變遷情形,做中學,非常體驗。
二、在北門遊客中心,透過導覽人員娓娓道來,北門聚落的開墾,製鹽事業的興衰,候鳥及潟湖生態的維護與保育,以及大鯨魚骨架標本的緣由,無疑給學生上了一課北門開發與生態保育的課程。
三、經過解說員用心的介紹,學生了解到「井仔腳瓦盤鹽田」的歷史及傳統的製鹽過程,接著大家下鹽田體驗曬鹽及挑鹽,玩得不亦樂,完全忘卻烈日當空、汗流浹背的不適感覺。在鹽田裡,學生們小心的走在鹽田中,大家合力的推鹽、曬鹽,體驗曬鹽的辛勞,學生了解瓦盤鹽田,對鹽巴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受益良多,是最好的機會教育。
實施心得:
一、透過這次的參訪行程,對於氣象這個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卻又帶點神秘色彩的科學而言,帶給本次參訪的老師們有不虛此行的感覺。學生在參訪時對於水龍捲相當有興趣,能這麼近的距離親眼看見龍捲風的形成,對學生來說都是相當難得的經驗。
二、師生們在這次認識台江的歷史文化,對當地特色及在地豐富的自然景觀生態資源,能徹底落實環境保護的觀念和行動,是一次很精彩的校外教學活動。
三、能親身體驗大自然的妙景,在鹽田裡,學生們小心的走在鹽田中,大家合力的推鹽、曬鹽,體驗曬鹽的辛勞,學生了解瓦盤鹽田,對鹽巴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受益良多,讓師生有自主學習的機會,並從中獲得樂趣增進師生對在地文化、環境的認識與瞭解,幾乎所有參與的人都很滿意。
四、三地皆是最好的環境教育場所,讓學生體認環境保護重要性,學習改善環境的方法,進而身體力行於日常生活中。期盼每位學生能獲得正確觀念,以做好環保為己任,做個環保小尖兵,為大地盡一份心力。
學習者心得:
4年1班小米:參訪的三個地點我最喜歡井仔腳瓦盤鹽田,因為他讓我們下去玩鹽,踩起來刺刺的,很好玩。4年2班小亭:我覺得北門國家風景區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水晶教堂,他像是一間帝王的房子,如果那是可以買的房子一定很貴!4年6班小瑩:今天是戶外教學的日子,大家都非常高興,我們第一站到達南區氣象中心。氣象中心有八大行星的圖案,所謂八大行星就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宇宙的奧秘,還有氣象圖可以知道颱風動態,氣象中心還會提供地震的資訊讓民眾了解。4年6班小彤:踏在鹽的感覺有點刺刺癢癢的,我還跟朋友一起踩水車,真是好玩。4年6班小花:水晶教堂好漂亮喔!真可惜在這裡停留的時間太短,下次想再來一次。在北門遊客中心的互動遊戲很好玩!許老師:井仔腳瓦盤鹽田,讓孩子體驗古人曬鹽的辛勞,也體會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古人引海水曬鹽,古人的智慧真的令人敬佩。謝老師:這次參觀氣象局導覽說得很深入,利用氣球來觀測風象和風力,令人大開眼界,這是我從來沒有過的經驗。郭老師:來氣象局滿足我的求知欲及好奇心,看了氣象局內最先進的設備及觀測儀器,也參觀一些平常沒機會看到的事物,甚至看到了百年建築,和大家一起搭車的感覺也很棒。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