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家鄉的作物---小白菜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朱雅婷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09.07-112.09.28
- 參與人數:10
目標:
1.讓學生探索在地文化、食物及思考農業與自然的關係,以培養學生對食物的意識和土地的情感。
2.對生活周遭的情境,喚起學童內心美感,促進表現與創作。
3.透過美食體驗,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並具備理解他人感受並培養分工合作的精神
進行方式:
主要教學活動為:
(1)分組利用Chromebook網路搜尋小白菜圖片及影片,且說一說小白菜的外形。
(2)說一說你認識的青菜有哪些。
(3)認識小白菜菜苗並動手種植小白菜。
(4)探究小白菜生長過程紀錄。
成果描述:
認識生命週期,透過觀察小白菜的成長,小朋友學到了植物的生命週期,從種子到成熟植株的過程。教導尊重生命價值,這次活動讓小朋友體會到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價值,激發他們對自然界的尊重。
實施心得:
原先的課程計畫中安排利用Chromebook網路查詢資料,但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有困難度,在執行上沒有那麼的順暢。可能是偏鄉的孩子生活經驗比較不足,所以很多不懂的菜名,透過圖片認識蔬菜是很不錯的方式之一,生活中或許孩子吃過、看過,但卻不知道蔬菜的名稱為何。
實際操作種植蔬菜的部分,孩子心情上很雀躍,但實際教他們去種時,低年級的孩子怕髒怕蟲……等,這件事情需要去克服的。而且一開始孩子是以舊經驗來解讀,因為上學期是種植番茄,孩子也以為菜苗只需要種植一棵即可生長,所以第一次種植蔬菜是沒有收成的,後來改成用撒的方式種植,後
接著引導孩子觀察記錄有關植物生長的變化,並從中提出一些共同的觀察。詢問孩子在活動中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成功的長大),例如了解植物生長的基本的養分以及掌握澆水的技巧等。
學習者心得:
這次參與小白菜的種植活動,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以下是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1.愛護生命:
透過親手種植小白菜,深深感受到生命的不可思議和可貴。每一天的澆水、觀察,都是在呵護一個生命,讓孩子更懂得尊重和愛護生命。
2. 學到植物生長知識:
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植物生長的知識,像是土壤的選擇、適量的澆水、陽光的影響等等。這些知識不僅對小白菜有用,對我的日常生活也有啟發。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