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68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3
3
3
3

妙了!我們一起發「一ㄚˊ」吧!

發表日期:2023-07-05
發表人:Hui

其它環境議題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王姿惠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03.01~112.04.26
  • 參與人數:10

目標:

1.能說出在何處看過種子,並仔細觀察校園裡的種子。
2.能觀察不同種子的特別之處。
3.能探索常見植物之種子的傳播方式。
4.讓學生自己栽種並照顧,體驗當小農的樂趣。
5.能觀察並記錄種發芽的過程。
6.能知道植物成長時可能遇到的狀況,及狀況排解之方法。

進行方式:

1.由生活常見的食物,討論何謂「種子」,及其成長的歷程。
2.讓學生觀賞影片「種子的旅行」,認識種子的傳播方式。
3.請孩子攜帶蒐集到的種子,並觀察其不同。
4.帶領孩子種植,且記錄植物的成長過程。
5.與孩子一同採收作物。

成果描述:

從一開始孩子對種子的初步認識,漸漸到瞭解它們何去何從,最後再自己當起小農夫,淺嚐務農的辛苦。作物的收成,從來都不是「栽種」即可,而是在過程中注入滿滿的愛與關懷,在這短短一個多月的體驗中,孩子也能體會一切的得來不易。
老師告訴大家:「種子們奮盡全力,只為僅此一次的生長機會,同樣正在『發牙』的你們,無論如何都應該用心體驗、認真生活。」
到了種植體驗的中後段,孩子們紛紛發現葉子枯黃了、植株被蟲蛀了,有些則是成熟可收成了,於是皆躍躍欲試,各個當起小農夫。

實施心得:

1.在偏鄉小學,放眼望去一片青山綠地,這裡的孩子資源較不足,但卻更親近大自然。引導孩子親自觀察家附近的路邊有哪些植物,並請其帶來分享,孩子帶來各式各樣的種子,也為老師上了一課,師生共學,關係更緊密。
2.與孩子攜手種下種子、施肥、每日的照顧,直到最後的採收,過程中亦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透過親身參與,更能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學習者心得:

同學A:原來褲管會黏到鬼針草,是它們的傳播方式。
同學B:我也想像蒲公英一樣,自由自在飄到世界各地。
同學C:現在才知道,常吃的豆芽菜可以分成水耕跟土耕。
同學D:自己種的豆芽菜及小白菜,健康又好吃!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相當有意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親手摘種植蔬菜再變成桌上佳餚,相信學生的印象一定相當深刻,若在活動中可以多呈現辦理活動的緣由,並設計學習單知道學生的回饋,相信內容會更加完整。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7-17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