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300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3
1
2
1

環抱海山 珍愛校園

發表日期:2017-12-29
發表人:wendy

  • 提報分類表:認識校園
  • 策劃/執行人:蔡清伶、蔡慧玲、葉和昌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6.9~106.12
  • 參與人數:100

目標:

一、達到認識校園、珍惜校園、守護校園的目標。 二、透過戶外觀察及課堂解說,使學生了解學校、教室所在位置。 三、帶領學生實地參觀校園,認識校園各種場所,知道各處室提供協助的資源。 四、能學習如何正確地使用廁所,並切實維持自身與廁所環境的清潔衛生。 五、能體會校園環境是靠全校師生的努力,進而珍惜校園。 六、培養愛護環境的態度,實踐為學校環境努力的行動。

進行方式:

一、「海山在哪裡?」:教師運用自製教學媒體「海山在哪裡?」將校園及教室地理位置圖,布置於黑板上,讓小朋友認識。  二、校園趴趴走:教師帶領學童逛校園(事先知會各處室),認識警衛室、廁所、健康中心、校長室、教務處、學務處、輔導處、生態池、花圃、菜園。老師解說各行政處室的業務及提供學生的資源。拜訪各處室時,教師提醒學生注意禮貌及秩序,愛護學校的環境。 三、校園樂遊遊:教師播放海山國小「兒童遊樂設施安全-兒童篇」動畫,引導學童認識各種遊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式以及討論避免做出的危險動作。教師帶領學生至溜滑梯、翹翹板、搖馬、攀爬架,分組輪流進行遊戲器材的練習使用,教師在一旁協助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並且提醒學生要排隊輪流使用,培養遵守規則的禮節。 四、安全停看聽:教師下課帶領學生至健康中心觀察下課時受傷學生人數,請健康中心護理師告知學生平均每周受傷人數、受傷最頻繁類型(奔跑相撞跌倒)、在校安全注意事項。請學生討論校園危險地方,及維護自身安全的方法。教師宣導下課不奔跑,遵守海山校園分道行走進規則(走廊內側為慢行道、走廊外側為快走道)。 五、上廁所大挑戰:教導學生上廁所注意事項,大小便要對準便斗、上完廁所要沖水、洗手,體恤打掃廁所的辛勞,維護衛生與廁所環境的整潔。六、畫話校園:請學生畫出最喜歡的校園場所及活動,完成後請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說出最喜歡的校園人事物及原因,加深學生對校園的情感。七、海山校園發現愛:請學生觀察、寫下並發表我們擁有舒適、美麗的學習環境是哪些人的努力、付出? 八、我的守護行動: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守護海山的方法,分組進行守護行動(守護樹木、整潔小尖兵…),將對校園的喜愛化為實際的行動,教師予以鼓勵,期許大家能共同努力,關懷珍愛校園環境,讓校園增添更多的愛與美。

成果描述:

一、很多新生剛上小學的不安來自小學的校園環境與生態和幼兒園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對環境的不熟悉,所以害怕焦慮,所以教師一開學的生活課就先實施熟悉校園的課程。開學初期,有些孩子下課會坐在位置上,問了原因大都是不敢去上廁所,不敢去玩,怕找不到教室回來,教師在透過自製教學媒體「海山在哪裡?」課程實施後,學生能熟悉學校及教室的地理位置,下課放心地去找哥哥姊姊及好朋友,安心、開心的享受小學的生活。  二、對大部分小一孩子而言,教務處、學務處、輔導處、總務處都是陌生的語詞,不知道行政處室與他們的關係。在實際拜訪各處室,並由各處室老師解說他們的工作後,學生已能清楚地去學務處找遺失物、去輔導室借用衣物、吹風機……。 三、學生一到下課時間總是一窩蜂跑去搶遊樂器材,開學初受傷及爭執事件較頻繁,在老師實際指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後,孩子大多能遵守規則且能互相提醒同學。另外,每次的受傷事件後,老師立刻進行機會教育,讓孩子們透過省思知道如何做好校園安全。 四、有些孩子在上小學前從沒使用過蹲式馬桶,常常在嗯嗯時位置對不準,造成打掃廁所的高年級學生很大的困擾,在老師現場指導後,學生能知道蹲下的方向,努力雙腳對準地上的貼紙,也能了解打掃廁所大哥哥大姊姊的辛勞,努力維護廁所整潔。 五、孩子們在課堂上認真討論守護校園的方法,並且努力的執行,下課時間有的孩子去花圃澆水、有的到認養的樹下撿拾垃圾、有的努力維護教室環境整潔……守護校園行動一直持續著。整個學習歷程中,孩子們除了已經熟悉校園環境,也學習到愛護校園,感受擁有美麗舒適的校園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環境教育的成效已經在他們的小小心中萌芽了。

實施心得:

小一的學生剛進到學校對學校的環境是陌生而且新奇的,這個課程,透過認識校園,讓孩子熟悉環境,經由觀察,讓孩子親近校園自然,藉由引導,讓孩子與校園產生情感連結,最後學生自發將情感變成實際行動,孩子選擇守護自己喜愛的校園角落,體認自己也能維護環境,也是美麗校園的守護者。老師在走訪校園後讓學生發表「海山校園發現愛」,老師很訝異小一孩子的觀察也能很細微,孩子發現打掃時間哥哥姊姊們除了打掃自己的班級,也負責全校的整潔;校園種了好多花、好多樹,所以校園很美麗;水生植物園常常都有一位老師會去照顧水裡的生物;警衛伯伯為大家的校園安全把關;學校裡面有很多的志工叔叔阿姨在幫忙……,也因為感受到那麼多人為校園的付出,孩子們也努力做資源回收、撿拾校園垃圾、維持校園整潔……,這一件件的行動都呈現出孩子們心中的愛與感恩。而在孩子的「發現」外,老師也發現孩子在一次次的校園探訪中,孩子們的行為有了轉變,從第一次的興奮、第二次尋找秘密基地、到後來一面逛一面撿地上的垃圾,一個個小小的身軀看到有垃圾就立刻俯下身撿拾,令人驕傲與感動的畫面成就海山另一個溫暖的風景。在整個認識校園、珍惜校園、愛護校園的歷程中,孩子透過觀察、討論、行動,了解共同維護校園環境是全校每個學生共同的使命,並能認真實踐守護校園環境的行動,小小新鮮人能那麼認真為守護校園努力,令老師感動又驕傲。

學習者心得:

1.我覺得校園很多地方很美麗,我下課最喜歡去水生植物園。 2. 老師帶我們逛校園時,我看到有阿姨在整理校園,原來有很多人在愛護學校,所以校園才會乾淨又美麗,我也可以幫忙愛護校園 。 3. 大哥哥大姊姊打掃廁所很辛苦,我上廁所會對準地上的腳印,不要讓自己尿得到處都是。 4.我在健康中心看到一個一年級的被大哥哥撞到跌倒流血,我一定要慢慢走,注意自己的安全。 5.我在校園看到垃圾會撿回教室垃圾桶丟,我希望學校很乾淨很美麗 。 6. 我要謝謝幫我們打掃校園的大哥哥大姊姊,我會愛護校園,不會亂丟垃圾。 7. 學校有很多漂亮的花,也有蝴蝶在飛,我會愛護花,不會亂摘花,也不會亂拔草。 8.我下課時最喜歡去守護我認養的台灣欒樹。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從踏尋校園,觀察到校園生態,發覺其中生態的奧秘,進而愛上自己的校園,願意保護著這個環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7-12-29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