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9
葉片數:5
澆水器:0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3
5
5
5
5

省躬食農教育藝起創作

發表日期:2024-12-19
發表人:瑾玥

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張瑾玥、崑山科大志工團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跨區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1.20
  • 參與人數:30

目標:

結合產官學跨域課程,由專業講師帶領崑山科大學生志工們到省躬國小與四年級師生一起體驗學習,本課程利用木作及農作廢材、生活可得的樹木或落葉作為創作基底,透過專業講師的講解讓學童了解生態演變與循環利用的重要,一起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

進行方式:

一、由崑山科技大學申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臺南青年志工中心年度主題式服務方案:食農教育藝起創作,與省躬國小合作的環保體驗課程。
二、由志工中心及專業講師為志工與學童說明活動流程,並進行志工任務分配。
三、由講師授課並由志工夥伴協助進行示範及帶領學童操作實作。

成果描述:

一、「木頭有它專屬的溫度。」不僅僅是懷念的溫度,記憶的溫度以及祥和安然的溫度,這些因素就像一個家,窩心且踏實。能藉此打開對大自然觀察的興趣。
二、藉由體驗課程,學童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與大自然有更深刻的連結,愛護並與大自然共生共存。

實施心得:

結合來自熱情的臺南,2003 年成立「幸福優木」 品牌,將這份溫暖質量透過手藝細膩的呈現,讓人感受暖心的木質品。
透過以木作教學、藝術創作課程,原料多採用製作家具時剩餘的邊角料秉持著不浪費的精神堅持使用天然的原木材質,包含製作中所使用的膠及塗料皆為環保素材,藉此希望讓更多國小學生了解原木的特性以及其獨有的美感,一起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幸福。

學習者心得:

S1減碳的路上,每個人都很重要,身為地球公民一份子,都要好好愛地球這位大家共同的媽媽。

S2謝謝講師以及大哥哥大姊姊帶我們一起將農作及木作所留下的”廢材”製作成療癒小物,大家做的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我也到校園撿拾落葉落果作為裝飾,我學習到對於大自然產物的循環利用有更深的認識!

S3這是我第一次結合手作與生態保育的作品,超級療癒。但是在使用針戳棉花的時候要特別專注小心,不然容易戳到手。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懇請補充介紹提報內容的「目標」欄位提到「省躬國小與鶻小四年級師生」的敘述是否有誤?謝謝!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2-29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非常難得看到青年人帶領國小的孩子進行木作能夠進行的如此溫馨,年齡的差距常常造成活動進行時,教、學雙方想法交流的落差。在提報內容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們的學習是有溫度而且接近真實生活的。很值得大家參考,在設計活動時能以孩子的「高度」設計學習的「梯度」。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5-01-1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