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有機小農夫-茭蕹共生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呂亦筑、毛小格、賴惠群、江文信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8年2月至108年11月
- 參與人數:60
目標:
1-1能理解宜蘭茭白筍之現狀。
1-2能知道何為友善稻作,並了解其推行之意義。
1-3能分辨且使用農作工具。
2-1能依正確的種茭白筍時程規劃時程圖。
2-2能依規劃時程、方法栽種茭白筍,並從中體認糧食之得來不易,應懂得惜福感恩。
2-3能於參訪小農種植田區過程中知道茭白筍的知識。
3-1能將收成後的茭白筍包裝販賣或製作茭白筍料理。
3-2能彙整資料製作微電影。
進行方式:
一、空心菜,育苗(粗耕翻田)
二、做田梗
三、施基肥(細耕整地)、觀察曳引機操作
四、室內課(作物特質+生長)
五、茭白筍定植、撿福壽螺
六、種空心菜+補植茭白筍
七、第一次追肥,水位管理
八、空心菜採收+第二次追肥
九、除老葉+第三次追肥
十、茭白筍採收課程
十一、除老葉+第四次追肥
十二、茭白筍採收及分類包裝
十三、茭白筍料理DIY成果大會
成果描述:
一、空心菜育苗及翻田成果不賴,學生開始有信心接下來每一步。
二、市區學生第一次實際看曳引機操作,都顯現出不可異議的表情。
三、藉由講師演說,了解實際茭白筍種植及成長過程。
四、實際下田撿福壽螺、茭白筍定植,學生可是樂開懷了!
五、觀宗到的未能成長的植裁,學生很認真的下田補植。
六、第一次下過採收空心菜,並親自料理,學生們吃的不亦樂乎!
七、慢長的暑假照顧,茭白筍成功長大,讓學生都期待收成的那一天!
八、實際第一次採收茭白筍,學生們都很開心的自己操作,並且料理耶!真希望可以分享給自己的家人!
九、最後的成果採收,可是學生們最期待的!
實施心得:
老師們也是努力的備課,自己先備課,之後跟學生們一同聽授講師們講授課程,並且實際操作,雖然比一般正常課程辛苦,但是每每看到小孩們笑的樂開懷,就覺得一切都值得的!每學年度的翻新課程,對老師們也是一大的實際挑戰,當然自己也是就當學生囉!一同學習每一年度不一樣的農業知識!
學習者心得:
這是我們第一次操作這樣子的課程,老師和外面來的講師都好認真,讓我們也不會偷懶,而且原來在農田裡工作是那樣的好玩,也讓我們學習到農夫的辛苦,我覺得在內城上課好開心哦!不只是小農夫的課程,包括小旅人和小公民也讓我們學習到好多不一樣的課本知識!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