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64
葉片數:4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3
2
2
2
2

發現台灣欒樹的四季變化

發表日期:2024-12-10
發表人:馨儀

認識校園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8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 策劃/執行人:黃馨儀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1/25~113/12/10
  • 參與人數:30

目標:

1.能認識校園植物、班級教室前種植的大樹—台灣欒樹。
2.配合生活課本P117,了解台灣欒樹的四季面貌。
3.對台灣欒樹隨四季變化的型態有所認識。
4.能主動親近校園裡的大樹,愛護大自然。
5.能和同學分享找到台灣欒樹種子的樂趣。
6.能運用找到的種子種植,察覺種子的生命力。
7.能分享觀察種子、種子孵芽的心得。
8.能知道如何找到台灣欒樹的種子,它會藏在哪裡。
9.能觀察台灣欒樹種子泡在水裡浮起、下沉的意義。
10.能將課本、課堂所學,實踐於生活當中。
11.能將課堂中所學知識與樂趣,分享給家人一起親手試試看。

進行方式:

1.全班共同觀看「台灣欒樹的四季」短片,讓孩子了解台灣欒樹的變化。
2.教師帶領學生到教室外,觀察教室前所種的台灣欒樹。
3.教師提問:「台灣欒樹的變化中,是否可以感受到四季? 」
  教師提問:「除了了解台灣欒樹的四季變化之外,是否也利用種子來培育下一代呢?」
4.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後發表並歸納:
(1)可以,因為它也是種子。
(2)該如何種植?先泡水,再種種泥土裡。
5.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在校園中、教室前所種的樹,在樹下已經掉滿了黑黑小小台灣欒樹的種子。
6.引導學生觀察並提醒
(1)春天時,台灣欒樹的葉子是嫩綠色。
(2)夏天時,台灣欒樹的葉子是深綠色。
(3)秋天時,台灣欒樹結成有嫩紅苞片的蒴果。
(4)冬天時,乾枯的褐色蒴果裡藏有黑黑的種子。
7.學生自由親近校園裡的樹木。
8.教師引導學生發表浸泡種子時種子的發現。
9.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如何栽種種子的方法。

成果描述:

(1)很多學生一起共同撿果實的樂趣。
(2)將果實帶回家孵,就像孵綠豆一樣的方法。
(3)泡水的種子有的浮起來、有的下沉,浮起的較不好。
(4)樹下可以乘涼,我們可以在樹下玩鬼抓人。
 (5) 觀察台灣欒樹的變化,可以感受到四季的變化。

實施心得:

透過這次認識校園植物--台灣欒樹,讓學生更親近校園裡、教室前的大樹。平時雖然都在大樹下跑跑跳跳,每天在走廊上打掃落葉,但對於台灣欒樹的印象並不深刻。
這次因為結合生活課本,感受冬天,介紹台灣欒樹在冬天的變化,同時找來影片介紹,加上學生透過五感真實體驗感受,實際體驗增加了不少對台灣欒樹的印象,並且加上種子的觀察和種子跑水、孵芽的體驗,學生更從中感受到樹木的美好與種子的生命力。
    持續鼓勵學生下課後到校園裡親近這些大樹,並藉由天氣變化感受到樹木在四季中的變化。

學習者心得:

0濬:教室前面的台灣欒樹,它長得好高好壯,幫我們教室遮擋了陽光,走廊上很陰涼。
0儒:我們把種子用衛生紙包起來,已經長出芽了。
0希:我們剛剛下課時,拿著袋子撿到好幾十顆種子。
0瑀:我們有在網路上看教學影片,要先泡水泡八天,再拿去種植。

補充:

台灣欒樹的四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0sEuJ9DXd0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校園裡的樹木是學生在校園中重要的休閒玩耍場所。教導學童認識樹種,培育小樹苗,可以讓學童更理解每棵樹木的生長環境與特質,體驗式教學,從做中學、學中做,小學童們將來也是環境教育的重要推手。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2-18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