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之水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劉姿佑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2.28
- 參與人數:23
目標:
1、認識瓦磘溝生態圈。
2、認識瓦磘溝復育工作與成果。
3、認識瓦磘溝與家鄉之間的人文發展。
進行方式:
1、向新北市水利局河川計畫科申請戶外教學,由永和社區大學張品老師進行專業的導覽與解說。
2、自智光商職出發,沿途走訪瓦磘溝右岸,直至安樂臨時抽水站。
3、學生透過親自走訪、觀察瓦磘溝的自然環境與水生生態圈,了解人類活動對於環境生態的影響,以及復育工程之不易。
成果描述:
1、透過專業講師的介紹,學生知道瓦磘溝與家鄉的地形樣貌,以及人們往昔如何依靠瓦磘溝的自然資源生活,直至今日我們又能採取哪些方式來進行生態復育?
2、透過親自觀察瓦磘溝的自然環境與水生生態,學生發現水質的變化,與動植物的生存或滅亡息息相關。
實施心得:
藉由完整、有架構地介紹瓦磘溝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歷史;加上學生親自觀察沿岸與水中的植被、鳥禽、魚類。學生除了充分學習家鄉的變遷外,亦學會如何維護環境倫理及生態永續發展。
學習者心得:
1、白鷺鷥好厲害,可以非常精準的獵捕水中的魚兒。
2、理解動物的棲地保育與人類的生活活動息息相關,以後要節約能源、維持環境整潔,這樣我們才能有豐富的生物物種可以欣賞。
3、踏查瓦磘溝的戶外教學雖然很累但很有趣,這次藉由走訪瓦磘溝,讓我更加了解我的家鄉。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