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危機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曾惠玲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205
- 參與人數:24
目標:
1。探討動物面臨的各式危機,並啟發友善環境作為
2。探討昆蟲因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面臨的生存危機
3。認識常見的昆蟲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進行方式:
1.透過影片介紹的方式,導覽生活中常見的昆蟲。
2.標本:藉由觀賞標本,介紹昆蟲的形態特徵及相關生態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如:農作蟲害、傳染病...)以及對自然環境的穩定作用(如:傳授花粉、分解者、食物鏈的地位...)。
3.探討昆蟲因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面臨的生存危機。
(全球暖化使授粉昆蟲數量減少 英國研究發現衝擊農作物產量)公視新聞 20240308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84458
4.探討氣候變遷下,我們有哪些行為能幫助昆蟲(如:省水節電、資源回收、減用石化燃料...等)
成果描述:
1。藉由標本,孩子能認識周遭昆蟲的外形和特徵。
2。學生能了解有些昆蟲對人類有益,有些昆蟲對人類有害,但都具有穩定生態的做用。
3。學生能體會到昆蟲因為人類或氣候變遷而遭遇生存危機,能激發學生友善環境的想法。
4。能透過討論,讓學生知道在日常行為中,如何減少對昆蟲的危害,。
實施心得:
蝴蝶吸食花蜜以補充營養,而花朵則吸引昆蟲來幫助傳播花粉。氣候變遷可能導致熱帶作物授粉的昆蟲數量急劇減少......在描述以上相關現象時,學生們會露出憂心忡忡的表情,並急著問怎麼辦呢?互相討論可能的辦法。可見只要呈現昆蟲面臨的危機,便能激發學生友善環境的想法,因為學生也意識到,大自然中的物種是互相影響的,一環扣一環。
學習者心得:
1。如果沒有蜜蜂的幫忙,我們就吃不到很多水果了。
2。人類的破壞造成了氣候的變異,讓很多昆蟲都活不下去了。
3.我很喜歡鍬形蟲的標本,昆蟲的構造看起來很清楚。
4.我會請爸爸多走路、少開車,減少碳排量。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