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34
葉片數:2
澆水器:2

評分項目

3
3
3
0
3

梗枋山海人文暨環境踏查

發表日期:2023-08-01
發表人:阿乾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8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 策劃/執行人:梗枋國小體衛組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小組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03.22
  • 參與人數:9

目標:

1.增進教師環境教育知能,並將之推廣至學生、家庭。
2.培養教師健康知能,藉由戶外健行,增加教師運動習慣,帶動校園健促風氣。
3.推廣認識本土文化場域,藉由參訪社區與生態環境,增進教師環境鄉土情懷。
4.鼓勵梗枋師生培養健康休閒習慣,照顧梗枋國小教職員工健康。

進行方式:

1.梗枋國小社區背山面海,在地環境與人文資源豐富。本次計畫從梗枋國小出發,步行深入學校所在之社區環境。
2.本系列活動預計能辦理兩次,本次為第一次邀請梗枋在地文化導覽人員劉先生劉總幹事帶領,行走的是往海邊的路線。
3.劉先生帶領梗枋國小同仁,從梗枋國小前方的步道(舊鐵軌道路改成),進入社區,一邊解說文化與環境變遷等,同時進行健康促進。另沿著海岸,也參觀梗枋溪口與遠瞰整個梗枋山谷。

成果描述:

1.劉先生為在地耆老,退休後長期擔任社區文化導覽,另也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平時關懷社區,對社區的發展與環境頗為了解。
2.此次教師研習時間稍嫌不足,只足夠針對學校至海邊中間的範圍進行分享。劉先生先從梗枋在地的地名、最初發展開始說起,接著帶領同仁到學校前方的社區步道。
3.透過劉先生的說明,大家明白此步道是早年單軌軌道遺址,也由於軌道的發展與改道,梗枋在地的居民生活也有一些改變。
4.另外劉先生也帶領大家到達梗枋在地的福德廟,此廟為整個社區(更新里)所共有,為當地重要的精神象徵,另外也說明了福德廟最初的位置與當年改動的過程,此福德廟當年是位於現址南邊,面向北方,後為公平起見,才改為現址並面相整個梗枋山谷,與當地當年的漁村生活有關。
5.最後劉先生帶領大家抵達梗枋海邊步道,透過實際觀察,了解三十年前梗枋海岸猶有不小片的沙灘,由於南邊的烏石港突堤效應,加上海岸的升降,目前梗枋海邊只剩下岩石石礫,歲月變遷令人唏噓。另外劉先生也帶大家看了在地常見的植物-月桃,並說明當年在地人們除了藺草編織可以補貼家用以外,月桃的纖維也有類似的應用,令人神往。

實施心得:

1.劉先生為在地文化工作者,所幸地方有這樣的人們在努力,在地的記憶才得以保存。
2.透過實地踏訪觀察,同仁們才得以進一步實地理解,梗枋社區內的產業、文化過去與現在,在未來校本位課程與環境教育上應能有不少幫助。
3.預計下個學年度繼續辦理該活動,並將路線繼續延伸,希望能幫助學校老師更認識梗枋國小周遭文化與環境,以利於探求人與環境的關聯。

學習者心得:

1.人事:時間太短,意猶未盡。
2.低年級教師:對於梗枋學校本位課程,教學會有幫助。
3.低年級教師: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繼續探訪社區其他地方。
4.體衛組,承辦單位:對於梗枋的溪流與人的關係,也許可以是下一次的重點。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透過老師們的研習活動瞭解新知,期待可以進一步設計教學活動將所學教導給學生,相信一定會是相當棒的教學活動。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8-07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