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校外教學
- 環境議題:防災教育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6 認識台灣曾經發生的重大災害
- 策劃/執行人:雷漢強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525
- 參與人數:41
目標:
1.能了解地震形成的原因與所造成的影響。
2.能了解地震發生時的安全防護與避難逃生方法。
3.能在地震災害發生前,了解準備何種物品及進行預防工作,以降低地震發生時所造成的傷害。
進行方式:
1.藉由校外教學參訪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2.讓學生了解地震的可怕,並認識地球地震科學的知識,讓學生體現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關係。
成果描述:
1.園區內分為地質科學館、斷層槽溝保存館與3D劇場等空間,讓學生透過參觀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地震知識,和啟發不同的防災思考。
2.在保存園區內近距離的觀賞斷層剖面,可讓參觀學生體會到大自然龐大的力量,並重新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處共存。
實施心得:
1.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衝擊,以及複合式天然災害挑戰,對於任何國家而言都是重要議題,必須積極因應,提升全民防災意識。
2.園區透過深入淺出的導覽與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巨大的力量,並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存。
學習者心得:
1.園區的二樓有介紹電的運用和常識,電的使用和地震是息息相關的,在地震來臨時,才能減少災害的發生!
2.在建築斷層槽溝保存館內觀察竹山車籠埔斷層槽溝的剖面,畫面讓人著實震撼。
3.最近台灣的地震頻率增加,所以好多人也開始準備避難包,但避難包也分為好多種,例如:日常外出包、一日避難包、多日避難包、防災包(嬰幼兒需求)、防災包(男/女性需求)、防災包(男/女性需求),我回家要跟爸爸媽媽討論準備適合我們全家的。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