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98
葉片數:2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2
1
1
1
1

綠天使遮陽簾

發表日期:2023-10-01
發表人:佩怡

認識校園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劉佩怡
  • 動機: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09.01-112.09.28
  • 參與人數:81

目標:

1.藉由三年級自然課程「植物大發現」認識植物連結校園植物。
2.使用平板的形色APP,查詢校園植物的藤蔓植物。
3.使用平板自主探索校園藤蔓植物:薜茘和蝶豆。
4.討論校園植物的藤蔓植物帶來哪些幫助。
5.落實日常生活中能實踐有助於減緩氣候暖化的行為。
6.認識永續發展目標 SDGs13並從生活中實踐。

進行方式:

1.教室內,以理解課程內容「認識植物的構造: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為基礎。
2.離開教室,校園走走,使用平板的形色APP,查詢校園植物並找出藤蔓植物在哪裡?
3.認識校園的藤蔓植物:薜茘和蝶豆。
4.引導討論,校園種植這兩種物的用意為何?
5.導入生態綠籬觀念,讓高溫稍降、遮陽、小動物的棲息地、淨化空氣….等之優點。
6.瞭解碳排放是氣候變遷的主因,進而做到減減生活。

成果描述:

1.因為認識校園植物與其功能,如:走廊窗台上的蝶豆綠簾,學生更關心並愛護校園環境。
2.校園的蝶豆綠簾濃密,引來喜鵲等鳥類,上課時,常有鳥類在走廊盤旋並發出嘎嘎聲響,學生更能理解此生態並保護牠們。
3.環境永續發展SDGs目標13,人人都能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遷,如:因為有植物綠籬和搭配電風扇循環,使教室內的冷氣多升溫一度,讓碳排放量降低。
4.藉由具體感受校園植物帶來的優點,提升老師、學生和家長對環境變化的覺察,大家能從身邊採取環保行動,如:學生離開教室去上科任課時,學生會彼此提醒,要關閉電燈和電扇。

實施心得:

從三年級自然科學的課程內容出發,連結校園綠籬植物。愛護地球觀念人人都知道,但可以再提升日常生活的執行力。此次教學省思部分,教師是環境行動議題討論的引導者,學生彼此觀察校園環境並討論自己能執行氣候行動,如:隨手關燈;洗手時,水不要開到最大;自備水壺和環保袋…….藉由討論活動,讓口號落實於生活中。

校園是一個最佳的友善生態示範空間,綠籬、老樹、雨撲滿和教室屋頂上的太陽能板……這些都是綠色能源的活教材,對環境相對友善且低溫室氣體排放,校園裡,老師是最有影響力的引導者,引發學生對這些設綠能設施的關注,學生有感,才能真正自發性落實各種環保行動。

學習者心得:

0皓:原來教室外那一條條的、爬來爬去的植物是蝶豆,之前都以為是一堆雜草。
0萱:校門旁的牆壁,爬滿綠綠的植物,葉子小小的,幫牆壁做裝飾,常有人在那裡拍照。上完自然課後,才發現校園裡至少有2種的藤蔓類植物,帶來這麼多好處,以後我會更仔細觀察和愛護牠們。
0偉:天氣越來越熱,冷氣越開越冷,排放出來的熱風(二氧化碳)也越來越多,難怪地球發燒生病了,大家討論做環保的方法,回家後,我要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大家一起保護環境。
0全:校園裡,綠綠胖胖桶子原來是雨撲滿,蒐集雨水再用來澆花,水是這麼珍貴,洗手時,我不會讓水龍頭一直開著,一直流。

補充:

校園的藤蔓類植物,能達到綠簾效果,除了蝶豆,還適合栽種哪些植物?
舉一反三,有學生進一步的提問。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分享。
    從校園綠色植物的認識,到引導節能減碳的正向行為,讓學生培養知識和行動力。但兩者間的連結並不是很流暢,且對於sdgs的連結內容並未見到,老師下次可以再多做教學。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10-0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